情感天地:心理咨询师基础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知识习题(2)

心理咨询师基础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知识习题(2)

一、单项选择题。

137.态度的内化是指( )。

A.个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观点,且将之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

B.个体采纳他人观点、信息或群体规范,使自己与他人一致

C.个体按社会规范和社会期待或他人意志,在外显行为方面表现出与他人一致

D.个体以理智与情感,即认知和情感成分为基础习得一定的态度

138.任何态度转变都是在沟通信息与接受者原有态度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发生的。研究 表明,对于威信高的传递者,这种差异较大时,引发的态度转变量( )。

A.最稳定 B.较小 C.最难预测 D.最大

139.对畏惧与态度转变关系的研究表明,( )信息能达到较好的说服效果。

A.低程度的畏惧 B. 中等程度的畏惧 C.高程度的畏惧 D. 最高程度的畏惧

140.沟通信息的重复频率与说服效果呈( )的关系。

A.线性 B.U型曲线 C.随机 D.倒U型曲线

141.海德提出的有关态度改变的理论,可简称为( )模型。

A.P-O-X B. B=f(P, E) C. A-B-C D. TIRO

142.海德提出,人们在态度转变时,往往遵循( )

A. 费力最小原则 B.符合需要原则 C.社会交换原则 D.道德原则

143.在海德的P -O -X态度转变模型中,O代表( )。

A.他人 B.另一对象 C.个体 D.环境

144.社会交换论认为态度改变的关键是( )。

A.诱因的强度 B.回避动机 C.达到 平衡状态 D.趋向动机

145.人际沟通与大众沟通的最重要区別是( )。

A.有无情感的交流 B.有无态度的交流 C.有无媒体的中介 D.有无言语的出现

146.沟通是( )传递和交流的过程。

A.信息 B.情感 C.物质 D.能量

147.沟通结构模型中的基本要素不包括( )。

A.信息 B.障碍 C.背景 D.认知

148.正式沟通网络形式不包括( )。

A.全通道式 B.圆周式 C.轮式 D.集束式

149.一般来说,最能准确地反映人的内心状况的身体语言形式是( )

A.目光 B.面部表情 C.姿势 D.空间距离

150.朋友之间交往的距离属于( )距离。

A.公众 B.社交 C.个人 D.亲密

151.最重要的身体语言沟通方式是( )。

A.身体姿势 B.身体运动 C. 目光 D.面部表情

152.除了目光外,( )也是一种可完成精细信息沟通的体语形式。

A.身体姿势 B.身体运动 C.身体接触 D.面部表情

153.个体与他人在( )和身体接触时,情感体验最为深刻。

A.触摸 B.身体运动 C.目光接触 D.面部表情

154、个体运用身体或肢体姿态表达情感及态度的体语,称之为( )。

A.姿势 B.外部语言 C.触摸 D.身体运动

155.霍尔(1959)对美国白人中产阶级的研究表明,公众距离为( )。

A.0 -18英寸 B.1.5-4英尺 C.4-12英尺 D. 12 -25英尺

156.虚拟沟通的进程主要由沟通者自己的主观感受和( )来引导。

A.情绪 B.认知 C.评价 D.想象

157.信息的传递速度较快,群体成员的满意度较高,这种沟通网络是( )。

A.圆周式 B.轮式 C.全通道式 D.Y式

158.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沟通与交往中建立起来的直接的( )的联系。

A.心理上 B.行为上 C.价值观上 D.利益上

159.人际关系的特点不包括( )。

A.个体性 B.直接性 C.情感性 D.系统性

160.人际关系深度的一个敏感的“探测器”是( )。

A. 自我暴露程度 B.好恶评价 C.情感卷入程度 D.亲密行为

161.人际关系的交换性原则是指( )

A.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他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而对否定自我价值的他人则予以疏离

B.个体期待人际交往对自己是有价值的,即在交往过程中的得大手—失,至少得等于失

C.我们喜欢那些也喜欢我们的人。人际交往中的接近与疏远、喜欢与不喜欢是相互的

D.在交往的过程中,一方处于支配地位,另一方处于从属地位

162.被动包容式的人际关系取向是( )。

A. 喜欢控制他人,能运用权力

B. .期待他人引导,愿意追随他人

C.对他人显得冷淡,负性情绪较重,但期待他人对自己亲密

D.期待他人接纳自己,往往退缩、孤独

163.主动支配式的人际关系取向是( )。

A.期待他人引导,愿意追随他人

B.喜欢控制他人,能运用权力

C.对他人显得冷淡,负性情绪较重,但期待他人对自己亲密

D.表现出对他人喜爱、友善、同情和亲密

164.基本的人际需要不包括( )

A.包容需要 B.支配需要 C.感情需要 D.认知需要

165.人际吸引最强烈的形式是( )。

A.亲合 B.喜欢 C.亲情 D.爱情

166.根据安德森的研究,影响人际吸引的最重要的人格品质是( )。

A.智慧 B.真诚 C.热情 D.幽默

167.根据“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只有与自己有关的他人采取某种手段实现目标时,个体的目标和手段才能实现,这样他们之间的关系是( )。

A.合作关系 B.竞争关系 C.冲突关系 D.互助关系

168.良好人际关系原则不包括( )。

A.交换性原则 B.平等性原则 C.强化原则 D.相互性原则

169.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他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并反过来予以肯定与支持。这是人际关系的( )。

A.相互性原则 B.交换性原则 C. 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D.平等性原则

170.舒茨用三维理论解释群体的形成与群体的解体,提出了( )。

A.六种人际关系原则 B.群体整合原则 C.包容原则和情感原则 D.群体分解的控制原则

171.美国学者舒茨认为,( )决定了个体与其社会情境的联系,如不能满足,就可能会导致心理障碍及其他严重问题。

A.人际需要 B.对自尊的需要 C.社会赞同的需要 D.成就的需要

172.如果双亲对儿童既有要求,又给他们一定的自由,使之有一定的自主权,就会使儿童形成民主式的行为方式。这说明,舒茨提出的( )的重要性。

A.包容需要 B.自尊需要 C.支配需要 D.情感需要

173.舒茨的三维理论用于解释群体的形成时,认为群体形成经过( )的过程。

A.控制一情感一包容 B.包容一控制一情感

C.情感一控制一包容 D.情感一包容一控制

174.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是由( )提出来的。

A.摩根 B.奥斯古德 C.舒茨 D.费斯廷格

175.“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相互亲密的状态,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这指的是( )。

A.人际关系 B.利他关系 C.依恋 D.人际吸引

176.人们在心理和行为方面的交流、交往,被称为( )

A.人际互动 B.人际交往 C.人际喜欢 D.人际吸引

177.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互相配合的一种行为,称为()

A.竞争 B.人际互动 C.合作 D.协调

178.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争夺一个共同目标的行为,称为( )。

A.合作 B.竞争 C.让步 D.妥协

179.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是南( )提出来的。

A.费斯廷格 B.多伊奇 C.舒茨 D.李维奇

180.影响喜欢的最稳定因素,也是个体吸引力最重要来源之一的是()。

A.熟悉 B.相似 C.人格品质 D.外貌

181.在喜欢的影响因素中,( )可视为相似性的特殊形式。

A.熟悉 B.互补 C.邻近 D.竞争

182.熟悉能增加喜欢的程度,但交往频率与喜欢程度的关系呈( )o

A.指数关系 B.线性关系 C.U型曲线 D.倒U型曲线

183.喜欢是( )的人际吸引。

A. 中等程度 B.最高程度 C.较低层次 D.最低层次

184.在他人作用下,引起个体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变化的现象,称为( )

A.印象管理 B.社会影响 C.人际吸引 D.互动

185.个体在群体压力下,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地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称为( )。

A.印象管理 B.社会感染 C.人际吸引 D.从众

186.群体规模影响从众行为,研究表明,群体规模一般在()时,影响最大。

A.1 -3人 B.3 -4人 C.4 -6人 D.10人以上

187.从众是一种( )接受群体影响的方式。

A.被动地 B.主动地 C.积极地 D.有效成人情趣地

189.个体进行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而提高了绩效的现象,叫( )

A.社会促进 B.利他 C.社会懈怠 D.从众

190.个体与他人一起活动时,其效率比单独活动时低的现象,称为( )

A.从众 B.社会抑制 C.利他 D.社会促进

191.在有人陪同的活动中,个体会感到社会比较的压力,从而提高工作或活动的效率,这是( )。

爱健康

A.结伴效应 B.观众效应 C.比较效应 D.淘汰效应

192.“优势反应强化说”认为,他人在场,个体的动机水平会提高,因此( )反应易于表现。

A.优势 B.弱势 C.复杂 D.简单

193.已学习和掌握得相当熟练的动作,不假思索即可做出的反应称为( )

A.促进反应 B.懈怠反应 C.优势反应 D.弱势反应

194.在没有外在压力的条件下,个体受他人的影响而仿照他人,使自己与他人相同或相似的现象,称为( )。

A.暗示 B.模仿 C.感染 D.社会促进

情感天地:心理咨询师基础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知识习题(2)情感天地:心理咨询师基础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知识习题(2)情感天地:心理咨询师基础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知识习题(2)

延时喷剂 女性健康

咨询客服,添加QQ/微信:2824130490  备注:咨询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82413049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kangze.cn/22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