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健康:第五章 社会心理与行为

第五章 社会心理与行为

第一节 社会化

一、社会化的定义

社会化(socialization)通常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学习社会知识,掌握社会技能,建立社会经验,并通过自身不断的选择和结构,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

二、社会化的类型

(一) 基本社会化

个体在儿童期的社会化主要指个体学习生活知识、语言,培养其它认识能力,掌握行为规范,建立感情联系,确立道德及价值判断的标准。

(二) 预期社会化

青春期与青年期的社会化个体在学校里进行的社会化。主要学习将要承担的社会角色,为进入社会做好各种准备。

(三)继续社会化

成年期的社会化,个体在成年期以后的社会化,是在个体实现了基本的社会化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的。 继续社会化要求人们根据环境和自身状况的变化,接受新的期待和要求,承担新的责任、义务和角色。

(四)再社会化

个体在成年期后发生的一种较为特殊的社会化形式。一般发生在个体的生活环境和所担任的社会角色发生急剧变化的时候。 再社会化有两种基本形式: 主动的再社会化:即个体主动的适应新的社会环 境。如新兵入伍,移民国外。 强制性的再社会化:如对罪犯的改造和教育。

(五)反向社会化

年轻一代将知识、文化传递给前辈的过程。由于社会文化的急剧变迁而形成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迅速变动之时。这种迅速变动可能造成年长一代的知识过于陈旧,但年轻一代则可能因为更贴近时代而能够向长辈们提供新的信息和新的生活样式。

三、社会化的影响因素

(一)基因与遗传

(二)文化作用

1.通过文化传承,了解前人的生活经验;

2.向个人传递本群体、本民族的行为价值准则;

3.使个人能够顺利与他人及群体建立社会联系。

(三)家庭重要性

1.童年期是社会化的关键期;

2.童年期儿童对家庭的依赖最强;

3.家庭是最早的社会关系

(四)学校

教师的威信、教师的期望、成绩的公开评价、班级气氛

(五)同辈群体

男性保健 影响社会化的原因: 个人自由选择、有高度心理认同感;独特的亚文化;没有强制的性质。

(六)媒体

第二节 社会态度

一、社会态度概述

社会态度是个体基于过去经验对周围的人、事、物持有的比较持久一致的心理准备状态。大多数社会心理学家都同意态度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成分组成。

1.认知成分

指人们作为态度主体,对于一定态度对象或态度客体的知识、观念、意象或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倾向性的思维方式。研究表明,态度的认知成分通常带有偏见性。例如,在西方社会,一提到黑人,很多人马上会产生愚蠢、落后、原始等观念。

2.情感成分

指个人对于一定态度对象的体验,如喜爱或厌恶等。态度反应或选择并不单纯是情感的反应,而是兼具认知与情感的综合性质。它虽然具有情感的倾向性,实质上却是理性抉择的结果。

3.行动倾向成分

女用器具

社会态度的行为成分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态度作为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和反应倾向,一经产生就必定对人们与该态度对象有关的行为产生影响。另一方面,态度具有特定的意动效应

二、社会态度的功能

(一)适应功能

指人的态度都是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形成的,形成后起着更好地适应环境的作用。适当的态度将使我们从重要的人物(双亲、老师、雇主及朋友等)或群体那里获得认同、赞同、奖赏或与其打成一片。

(二)自我防御功能

态度作为一种自卫机制,能让人在受到贬抑时用来保护他们自己。有些人看到商人赚很多钱,他会显示出自命清高和鄙视“为富不仁”者的态度,以保持心理平衡。

(三)价值表现功能

在很多情况下,特有的态度常表示一个人的主要价值观和自我概念。如在参与某种群众性运动时,手持某一政治人物的标语牌表明你赞同这一运动主题。

(四)认识或理解功能

一种态度能给人提供一种作为建构世事手段的参照框架,因此它能引起意义感。比如在政治争论中你的态度常常为评价政治候选人提供一种参照框架。

第三节 印象形成和印象管理

一、印象形成概述

一般来说,印象就是我们对他人特性如能力、性格、品质的总体看法和评价。印象形成是指个体在最初遇到新的社会情境时,主观上按照自己的旧经验为基础进行理解,将情境中的人或事物进行归类,形成有关他人或事物概念的过程。

二、印象形成效应

(一)社会刻板现象

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的特征归属于团体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每人都具有这种特征,而无视团体成员中的个体差异。这种现象称为社会刻板效应。

在关于人的自然特征方面,我们所建立起来的比较系统的观念首先是同人们的性格、种族和外表吸引力结合在一起的,因此,我们也首先根据这三个方面将人进行分类。当我们把某一个人归入其中某一个类别的时候,就会自觉不自觉地认为这个人也具有这一个类别的特征。

例如,晚上有人敲你的门。这个人如果是位女性,你可能马上联想到女性的善良、力量单薄的特点,因此,即便是晚上,你也会认为她对你构不成威胁,而从容地请她进屋;如果换成身强力壮的男性,你就会拒绝让他进屋。

(二)晕轮效应

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他的其他特征作相似判断,这就是晕轮效应,也称光环效应。

社会心理学家发现,外表的吸引力有明显的晕轮效应。当一个人的外表充满魅力时,那么他(或她)的其他同外表无关的特征,也会得到更好的评价。不只外表吸引力,其他品质尤其是重要品质的认定也具有同样的效应。晕轮效应使得个体对他人印象的判断存在偏差。但通过这一途径建立印象,确实是最迅速、最经济的。

(三)首因效应

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也叫最初效应。

在通常情况下,印象形成过程中首因效应的发生更常见。这是因为,第一印象一旦建立起来,它对后来的信息的理解和组织有着强烈的定向作用。由于保持认知平衡和情感平衡的心理需要,人们对于后来获得信息的理解,常常是根据第一印象来完成的。

(四)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是指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也叫最近效应。

近因效应的产生,是由于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不断有引人注意的新信息出现,或者原来的印象已经随时间的推移而淡忘。心理学家发现,当人们回忆旧信息有困难或对一个人的判断要依赖目前的情境时,人们就倾向于在印象上主要以新近信息为依据,而发生近因效应。此外,个性特点也影响近因效应的产生。一个心理开放、灵活的人更容易产生近因效应。而保守、缺乏适应性的人则更容易受首因效应影响。

(五)投射效应

社会人际关系中的投射效应,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指与人交往时把自己具有的某些不讨人喜欢、不为人接受的观念、性格、态度或欲望转移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是如此,以掩盖自己不受人欢迎的特征。自私的人总认为别人也很自私,慷慨大方的人认为别人对自己也不小气。

(六)其它心理效应

1.扇贝效应【强化理论】

在固定时隔强化程式中,个体的行为效率呈现出扇贝形曲线的变化趋势,这种现象称为扇贝效应。心理学家斯金纳在白鼠实验中发现,每隔20秒就对白鼠强化一次,在强化后,白鼠的反应就会停顿,然后反应速度增加,在下次强化到来之前反应率到达高峰,说明它学会了根据强化的时间进行反应。白鼠的行为效率趋势就如扇贝一样,因此,被称为扇贝效应。

2.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是说,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的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有些小事可以糊涂,有些小事,如系统放大,则对一个组织,一个国家来说是很重要的,就不能糊涂。

3.霍桑效应

是指那些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别人观察的个人具有改变自己行为的倾向。

4.巴纳姆效应

是1948年由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通过试验证明的一种心理学现象,以杂技师巴纳姆的名字命名,认为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根本不是这种人。(例如匹配星座)

5.马太效应(两极分化现象)

是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教育、金融以及科学领域。马太效应,是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们常用的术语,反映的社会现象是两极分化,富的更富,穷的更穷。

6.南风效应南风法则、温暖法则)

南风效应(South Wind Law)也叫做“南风法则”或“温暖法则”,它来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的这则寓言。它告诉我们:温暖胜于严寒。运用到管理实践中,南风法则要求管理者要尊重和关心下属,时刻以下属为本,多点”人情味”,多注意解决下属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使下属真正感受到管理者给予的温暖。这样,下属出于感激就会更加努力积极地为企业工作,维护企业利益。

三、印象管理

(一)印象管理含义

印象管理是心理学家库利戈夫曼等人提出的,是指人们试图管理和控制他人对自己所形成的印象的过程。通常,人们总是倾向于以一种与当前的社会情境或人际背景相吻合的形象来展示自己,以确保他人对自己做出愉快的评价。

(二)印象管理的策略

1.获得性印象管理策略

就是试图使别人更积极地看待自己,努力树立和完善在他人心目中的完美形象,其目的是为了获得他人的好评和赞许。这种试图使别人积极看待自己的努力叫做获得性印象管理。

(1)逢迎 运用一定的策略性行为(抬高别人、遵从别人观点、送礼等)来影响别人,以增加自己个人品质的吸引力,使自己看起来令人喜欢。逢迎的两种常用的方法,一是赞美别人;一是赞同别人的观点。

(2)自我抬高 运用这种策略的目的在于,想使自己在别人看来有能力。在使用这种策略时,人们既可能在总体上抬高自己,也可能在某些特殊的方面抬高自己。自我抬高的人往往承认自己有一些小的不足,这样会使自己抬高的某些方面让人觉得更可信。

(3)显示 显示的目的在于给别人以正直和品行高尚的印象。领导者常常使用这种方式确立自己的形象,如故意放弃一些小的利益,借以显示自己道德上的高尚,从而赢得别人的尊重,增加自己的影响力

(4)恳求 恳求是获得性印象整饰中较为特殊的一招。恳求者是利用自己的弱点来影响他人。恳求者非常善于给人留下自己能力差或者运气不佳或者看起来很糟糕的印象,通过激活社会责任规范来使自己获益.虽然成功的恳求是自我提高的反面,但如果能使别人相信自己无力自助,还是可以从他人那里获得帮助的。

2.保护性印象管理

研究者把这种尽可能弱化自己的不足或避免使别人消极看待自己的防御性措施,称为保护性印象管理。

(1)否认

(2)合理化理由

(3)事先声明

事先申明指的是在危机情境出现之前,根据先期预计的情况提出的借口。社会学家Hewitt和Stokes(1975)界定了这一概念:为了避免预期行为可能带来的麻烦和不便,而事先实施的语言控制机制。事先声明看起来自我暴露了一些缺点,但事先申明技巧的重要性在于能让人感到诚心,这与申明的内容本身同等重要。

(4)道歉

第四节 人际关系

一、人际关系概述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

从广义看,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社会中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切方面。

从狭义看,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社会心理关系。它反映了个人或群体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其发展变化决定于交往双方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

(二)人际关系需要和基本人际关系取向

美国心理学家舒茨提出了人际需要的理论,最基本的人际关系需要有三类。

1.包容需要

这种需要表现为希望与别人发生相互作用,建立联系并维持和谐关系的愿望。强烈的包容需要会提高与他人的相互作用水平,交往行为以沟通、相容、归属为特征,否则会降低与他人的相互作用水平,使人在交往中表现出孤立、退缩、疏离、忽视、排斥的特征。

2.控制需要

这种需要表现为在权力或权威基础上与别人建立和维持良好关系的愿望。控制需要较强的人,其行为特征表现为运用权力、支配和领导他人,而反向的表现则比较复杂,或是抗拒权威、忽视秩序,或是受人支配、追随别人等。

3.感情需要

这种需要表现为在情感上与他人建立和维持良好关系的愿望。由此产生的积极动机和行为包括喜爱、亲密、关怀等。需要缺乏时则表现为冷漠、厌恶、憎恨、疏远等。

(三)学生人际关系发展

中学生的人际关系主要分为同伴关系、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

1.学生同伴关系发展特点

随着性成熟带来的情感独立与摆脱父母管教的需要,青少年更多地从朋友那里寻求帮助,同伴关系在中学生的生活中日益重要,青春期也成为同伴群体普遍形成的时期。青少年十分关心自己在同伴群体中被接纳的程度,他们在同伴群体中的适应会影响其人格的健全发展。但是,他们择友的要求比以前更高,逐渐克服了团伙的交往方式,而选择那些有共同志趣和追求、性格相近、在许多方面能相互理解的朋友,以缓解青春期带来的心理上的不安与焦躁。另外,男女生之间的关系也出现了新的特点,双方都开始意识到性别问题,并彼此对对方逐渐产生兴趣。但在最初阶段,这种兴趣倾向于以一种相反的方式表达,因而从表面上看,他们并不相互接近,而是相互排斥。从初中阶段的后期开始,男女生之间逐渐开始融洽相处,并在心目中出现一位自己喜爱的异性朋友。

2.学生亲子关系发展特点

与儿童时期相比,青少年在生理、认知能力以及自主性上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些变化导致青少年与父母的关系也在发生着变化。在少年期,青少年还基本保持儿童时对父母的依赖,由于身心的逐步成熟和交往范围的扩大,他们开始要求从父母那里独立出来,与父母的冲突开始增加。到青年初期,青少年从心理上逐渐脱离父母,此时亲子间出现的冲突与疏远是最大的,有人称之为“亲子关系的危机期”。这一时期的青少年独立意识很强,原先的亲自作用模式被打破,亲少年对自己的认识超前,认为自己已是成熟的成人,父母对他们的认识则相对滞后,只注重他们不成熟的一面,未看到他们已具备的成人感,亲自冲突由此产生。独立性和平等问题成为最尖锐的问题。

3.学生师生关系发展特点

随着同伴关系的重要性和影响力的显著提高,中学阶段教师的影响力有所下降。初中生不再盲目接受任何一位教师,他们开始品评教师,而且在心目中都会有一两位最钦佩的老师。初中生所喜爱的教师一般具有以下特点:知识渊博、授课水平高、热情和蔼、关心学生成长、有朝气等。由于独立意愿强烈,教师的权威受到挑战,初中阶段师生关系出现不平衡,容易产生矛盾冲突。高中生的独立性、批判性增强,对师生关系有了新了理性要求、希望教师能给予更多的尊重、理解和信任,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专业修养更加看重,要求建立相互尊重、人格平等的师生关系。

二、人际吸引

(一)人际吸引的概念

人际吸引是人与人之间在感情方面相互喜欢和亲和的现象。人际吸引是在合群需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吸引的一般形式是喜欢或友谊,吸引的强烈形式是爱或爱情。

(二)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1.相似性与互补性

我们倾向于喜欢那些与我们有相似态度和价值观的人,并与之相互吸引。他人与自己的观念、态度的相似或一致,是对自己观点正确性的证实,所以,人们会更喜欢与那些和自己有相似性的人交往。互补性的吸引在生活中也是常见的,当交往双方的需要和满足途径正好成为互补关系时,双方之间的喜欢程度也会增加。

2.个人品质

在大多数情况下,外貌特点对人际交往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人们喜欢那些外表漂亮、有吸引力的人。一方面,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另一方面,与漂亮的人交往,也会让我们觉得荣耀与光彩。然而,随着交往的深入,外在的因素淡化,交往者的内在品质变得越来越重要,具有良好个性特征的人的吸引力是持久、稳定和深刻的。

3.接近性与熟悉性

在交往的初期,空间上距离较近的个体,相互接触的机会较多,更容易增进彼此的了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因素的作用将越来越小。

三、人际冲突

(一)人际冲突概念

人际冲突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关联的主体之间的紧张、不和谐、敌视甚至争斗关系。

(二)冲突分类

布瑞克和凯利区分了三个层次的冲突。

第一层次是特定行为上冲突。即双方对于某个具体问题存在不同意见,例如两人一起外出度假时,对搭乘什么交通工具意见不一,一个想乘飞机,一个想乘火车。

第二个层次是关系原则或角色上的冲突。即双方对于如何处理两个人的关系,在关系中各自的权利、义务有不同的理解。例如宿舍同学可能在宿舍公共劳动怎样分工上存在分歧。

第三层次是个人性格与态度上的冲突。这往往牵扯到双方人格与价值观的差异,因此是比较深层次的冲突。例如,宿舍可能因为性格不和而闹矛盾:在周末,一方很喜欢找一大堆朋友来宿舍玩,另一方则喜欢单独呆在宿舍。

(三)冲突过程

冲突潜在期——冲突爆发期——冲突处理——冲突结果期

(四)处理原则

1.对事不对人 2.给情绪降温做合理的让步 3.当地当时解决冲突

(五)处理方式

回避、对抗、妥协、迁就和合作

(六)人际关系的维护措施

1.尽量避免争论。人与人之间的争论是很正常的事。但是争论往往都以不愉快的结果而结束。事实证明,无论谁赢谁输都会很不舒服。赢者当时可能获得一种心理满足,但很快会被人际关系恶化的阴影所笼罩,一时的满足心理会变得烟消云散。输者的心理挫折感更加强烈,往往会演化为人身攻击,对于人际关系是非常有害的,争论的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

2.不要直接批评、责怪和抱怨别人。直接批评、责怪和抱怨别人会使他人的自尊心和自我价值感受损,尤其是一时面子上感到难堪。有时候只要稍稍改变一些方法,变直接批评、责怪和抱怨为间接的暗示和提醒,效果会好得多,这就是所谓的“坏话好说”的艺术。

3.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勇于承认错误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4.学会批评。不到不得已时,决不要自作聪明地批评别人。但是,有时批评是不可避免的。这时学会批评的艺术是维护人际关系的重要策略。卡内基总结的批评的艺术是很值得借鉴的:批评从称赞和诚挚感谢入手;批评前先提到自己的错误。

第五节 群体心理

一、群体心理概述

群体心理是普遍存在于群体成员的头脑中,反映群体社会状况的共同或不同的心理状态与倾向。

群体心理与个体心理是密切关联的。没有个体心理,群体心理就没有基础。个人作为群体的成员,其心理状况也必定会受到群体心理倾向的感染与影响。一个人心情不快时,欢乐的群体心理气氛会使他受到感染,忘记烦恼。而如果群体有不良的心理气氛,如不信任、猜忌等,就会投射到个人身上,成为个人的特点。

二、社会助长和社会惰化

(一)社会助长

社会助长是指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例如,个体在独自骑单车的情况下时速是每小时24英里,如果与别人骑单车竞赛,时速会更快。然而,有些时候,他人在场不但不能促进我们行为效率的提高,反而会影响我们的正常工作,使工作效率下降。比如,考试时,有些考生会因为老师站在旁边,一个字都写不出来。这种当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从事某项工作时而使个体行为效率下降的现象称作社会干扰

(二)社会惰化

社会惰化主要指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这种现象一般发生在多个个体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合作,自己的工作成绩又不能单独计算的情况下。有效减少社会惰化的途径是:

1.公布每个成员的工作成绩,使大家都感到自己的工作是可评价的。

2.帮助群体成员认识他人的工作成绩,使他们了解他人也在努力。

3.控制群体规模,使得更多的成员能够接受到外在压力的影响。

三、利他行为和侵犯行为

(一)利他行为

利他行为是指不期待任何回报、出于自觉自愿的主任行为,是一种把帮助他人当作唯一目的的行为。与利他行为关系密切的还有两个概念:助人行为与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是指任何对他人、对社会有利的行为,如帮助他人、自觉保护环境等。助人行为是指以个人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

利他行为具有四个特征:第一,自愿性。利他行为是自觉自愿的,不是外界强迫的。第二,利他性。以有利于他人为唯一的目的。第三,无偿性。利他行为是不求任何回报的无私奉献;第四,损失性。利他行为具有自我牺牲性,它需要个人付出一定的代价。

利他行为的情境与认知因素:情境因素包括情境的模糊性(清楚的情境比模糊的情境更易激起人们的援助)、责任的分散(他人在场会抑制人们的助人行为)、助人的代价、环境的界定(人们清楚的知道需要提供何种帮助时更容易去帮助);认知因素包括他人需要帮助的推断、助人合适性的推断、值得性推断、责任的自我归因、自我意识与自我归因。

70年代,美国的两位心理学家对利他行为进行研究,发现了责任分散效应。所谓责任分散效应是指随着旁观人数的增多,利他行为有减少的趋势,或者说,他人在场对个体利他行为所产生的抑制作用。这一现象让我们看到了利他的复杂的一面。

(二)侵犯行为

侵犯行为又称为攻击行为,是一种有意伤害他人,引起他人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痛苦的行为。侵犯行为有几个特点,首先,侵犯行为具有外显性;其次,侵犯行为具有伤害性,即侵犯行为对他人造成了损害;最后侵犯行为具有有意性,即行为者具有伤害的动机和意图。

中小学中经常出现的侵犯行为应当如何控制呢?心理学家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宣泄法,宣泄即能量的释放,一个人有了强烈的侵犯性情感,如果让他以某种方式把这种情感释放和表达出来,就能达到消除其实际侵犯性行为的目的。

2.惩罚法,对侵犯行为进行惩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侵犯行为,但是惩罚的运用要慎重,因为惩罚本身也是一种秦法,对被惩罚者起着示范作用。要使惩罚取得积极效果,注意应当适时、适度、适量、公正。

3.移情法,移情是对他人的了解和认同,是设身处地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体验他人的感受。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对一个攻击性强的孩子让他扮演一个被攻击的角色。了解其痛苦。

4.认知干预,在日常生活中,应教会个体对接受的社会信息进行正确分析,帮助个体进行非敌意归因。逐渐发展起一套更具适应性的社会行为。

5.榜样作用和大众媒体的宣传,根据社会学习理论,侵犯可以通过模仿习得。为儿童建立积极的榜样,而不是宣传暴力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消除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社会影响

(一)从众

1.从众概念

从众是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的社会现象。日常生活中的从众,可以表现为在临时的特定情境中对占有优势的行为方式的采纳,如暴乱中跟随大家一起破坏。也可以表现为长期性的对占优势的观念与行为方式的接受,如顺应风俗、习惯。

一个人的知识是有限的,不足以应对他遇到的每一种情境。因此,个人需要用从众的方式,使自己最大限度地适应未知的世界。

2.从众的类型

根据外显行为与内在的自我判断是否一致,可将从众行为分为以下三类:

(1)真从众

这种从众不仅在外显行为上与群体保持一致,内心的看法也认同于群体。真从众是个人与群体最理想的关系。它不会引起个人心理上的任何冲突。

(2)权宜从众

在有些情况下,个人虽然在行为上与群体保持一致,但内心却怀疑群体的选择是错误的,真理在自己心中。

(3)不从众

不从众的情况有两类:一类是内心倾向虽与群体一致,但由于某种特殊需要,行动上却不能表现出与群体的一致。如在群情激奋时,作为领导者,情感上虽认同于群体,但行动上却需要保持理智这是表里不一的假不从众。另一类不从众是内心观点与群体不一致,行动上也不从众。这是表里一致的真不从众。

3.影响从众的因素

(1)个体的特点

首先,年龄与性别。研究表明女性比男性更易从众。从年龄来说,儿童比成人更易从众。其次,知识经验,人们对刺激对象了解得越多,就越不容易从众。最后,个性特征,能力强、自信心强的人不容易发生从众。

(2)群体因素

首先,群体的一致性强群体人数的增加和群体的凝聚力增强,群体成员的从众倾向都会增强。另外,个体在群体中地位越高,越有权威性,就越不容易屈服于群体的压力。

(3)刺激物因素

首先,刺激物的清晰性。刺激物越模糊不清,人们越可能表现出从众行为。其次,刺激物的内容,如果刺激物的内容是无关紧要、不涉及原则问题,人们较易从众。

(二)服从

1.服从的概念

服从是个人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他人的意志而做出相应行为的社会现象。服从与从众有着本质的不同。在从众情况下的个体,是自愿的,而在服从情况下的个体则完全不是自愿的,是应别人的要求去行动的。服从包括两个方面,即对权威人物命令的服从和在有一定组织的群体规范影响下的服从。

2.影响服从的因素

影响服从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1)命令者的权威性。命令者的权威性越大越容易导致服从。职位较高、权利较大、知识丰富、年龄较大、能力突出等,都是构成权威影响的因素。

(2)服从者的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征。实验研究表明,服从者的具有明显的权威主义人格特征。他们表现出个人迷信和盲目崇拜。

(3)情境压力。首先,权威的靠近程度,权威越接近个体,个体服从权威者的比例越高。其次,受害者的靠近程度。一个人对他人造成的伤害越直接,他感受到的内心压力越大,服从率权威伤害他人的比例就越低。

3.个体产生服从的原因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个体之所以出现服从行为,主要原因有两个:

第一,合法权利。我们通常认为,在一定情境下,被社会赋予了更大权力的角色,我们有服从他们的义务。比如学生应该服从教师;病人应该服从医生;在实验室中,被试应该服从主试,特别是陌生的情境更加强了被试服从主试命令的“准备状态”。

第二,责任转移。一般情况下,我们对于自己的行为都有着责任意识,如果我们认为造成某种行为的责任不在自己,特别是指挥官主动承担责任时,我们就会认为该行为的主导者不在自己,而在指挥官。因此,我们就不需要对此行为负责,这时就发生了责任转移,使得人们不考虑自己的行为后果。

两性保健品 喷剂助情 两性私护

咨询客服,添加QQ/微信:2824130490  备注:咨询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82413049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kangze.cn/21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