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保健品:亲爱的,你是哪种依恋风格?

亲爱的,你是哪种依恋风格?

最近和老妈就故去玩伴的家庭故事聊了几个夜晚,准确来说我们是站着不同的年龄层面和时代背景下讨论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结果是洗刷并重建了我过往的某些混乱认知记忆,同时重塑了一个不合格丈夫及父亲的具体形象。真希望天堂里的那个人,曾经在最痛苦的时候,有人能够看见。但愿这人世间,像他一样干净透明的少年,都有“故乡”可归,有“爱”可依,有“家”可想。

从这位可爱少年的童年生活中不难发现,他的依恋风格与他父亲的亲密关系,都是那久远岁月里的一场悲剧。一切,仿佛早有注定。为了安歇一个我多年来一直无法忘怀的死因,也为了安顿一颗我多年来一直无法摸清的灵魂,我想从那场悲剧出发,寻找依恋风格和亲密关系的真实密码。但愿这遥远的故乡,不再有悲剧发生,但愿我的身边,也没有悲剧上演。

什么是依恋风格?

1969年,John Bowlb 初次提出“依恋”这一概念,它在个体内部以主观的和系统的方式存在,这个概念所指代的是某一特定个体或者是群体之间的长时间的情感连接。Ainsworth 和她的团队通过陌生情境法来测量婴幼儿对养育者(通常为母亲)的关于依恋的行为,观察孩子与养育者在分离后以及重逢时的反应,据此得出了孩子与母亲的依恋关系可分为三种类型:依恋安全型、依恋焦虑/矛盾型、依恋回避型。在测验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儿童(约60%)在父母离开房间时表现得心烦意乱,但当父母回到房间时,他们会主动地寻找父母,并且很容易在父母的安慰下平静下 来,能够在父母的陪伴下自信地探索环境。表现 出这种行为模式的儿童,通常被称为安全型。另一些儿童(约20%)在父母离开房间时会变得不 安,表现出极为痛苦的状态,当重新与父母团聚 时,他们无法在父母的安慰下快速平静下来,还 经常出现矛盾的行为,即他们既想得到父母的安 慰,又想“惩罚”父母的“消失”行为。这些儿童通常被称为焦虑-矛盾型。实验中还观察到第三种依 恋模式,被称为回避型。回避型儿童(约20%)不会因与父母的分离而过于痛苦,在与父母重聚时会主动回避与父母的接触,有时还会把自己的注意力转向其他物体。

研究者认为,当婴儿面临生理或心理需求时,他们的依恋系统将被激活,这将促使他们向依恋对象寻求支持和安慰,如果婴儿能够被依恋对象敏感觉察到,并能快速、持续地提供支持与照顾,这样两者相互之间形成积极的互动图式,因此这个婴儿就很可能会形成安全型的依恋类型。与此相对,一旦婴幼儿对依恋对象的诉求无法被及时满足,无法及时得到关怀照顾时,他和照顾者的亲自互动图示会变成非积极的互动图示,由此形成非安全依恋类型。回避型和焦虑/矛盾型都是非安全依恋类型。回避型依恋者对养育者的信赖度较低,他们把情感需求压抑在内心,不向养育者表达,对于养育者反应冷漠。而焦虑型依恋者被养育者断续地关爱,容易患得患失。

这种从婴儿时与主要照顾者在交往中形成的稳定互动关系与一系列行为反应,是个体情绪社会化的标志,也是依恋形成的开始,并在个体之后的人际交往过程中逐渐内化为稳固的、具有个体差异的内部工作模式,其外在表现便是依恋风格。

依恋风格理论的重点是,在婴幼儿时期影响到我们的依恋方式将制定我们的亲密人际关系的既定模型和图示,这种早期的影响依恋方式会影响到我们的人生,并与我们一同成长,蔓延到我们其他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和伴侣的亲密关系之中。 Hazan 和 Shaver 在 Ainsworth 研究基础之上提出,成人在结婚恋爱时的相互之间的情感连接也是依恋关系中的一类,成人依恋也可以像儿童与养育者的依恋关系一样分成三类。

后续研究发现,仅焦虑型、回避型、安全型这三种类型无法满足所有的成人依恋状态的条件。Bartholomew 和 Horowitz 则进一步提出恐惧回避型和忽视回避型来细分原先的回避型。这一划分基于对回避的原因的考察:害怕受到伤害,害怕受到拒绝而进行回避的是恐惧回避型;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保护自身的独立性而进行回避的是忽视回避型。

不同的成人依恋风格也具有对应的内部工作模式,即依恋系统的激活过程,包括应对外界亲密关系、处理情绪的不同策略,影响对环境情绪性信息的感知、注意,以及记忆等心理过程,从而导致对他人的知觉偏向、期望和归因等。

成人依恋系统的激活过程(内部工作模式)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负责检测和评价环境中的威胁刺激,识别危险信号;第二阶段评估依恋对象的响应性和可得性,依恋对象给予有效的支持,个体便降低应激和焦虑反应,继续积极探索外界环境,即安全基地策略;如果依恋对象不能及时响应,则在第三阶段判断继续寻求亲密是否可行,包括继续寻求关注是可行的过度激活策略和寻求无效的去激活策略,即非安全次级依恋策略,具体指有关依恋的认知、需要和情感等。依恋焦虑个体有着过度激活依恋系统的倾向,对于亲密关系的需要被自身过度重视;依恋回避个体则有使用去激活系统的倾向,即控制对亲密关系的寻求,压制自身对于情感的需求。

随着不断的积累和内化,这些相关经验逐渐构成了一个人在遇到危险需要接触和保护时有关依恋对象和自身的记忆,即自己的效能和价值的表征,以及依恋对象的反应表征,这是内部工作模型最主要的两个成分,也被称为自我表征和他人表征。

自我表征表明自我存在是否具有价值,他人表征表明当依恋者有需求时,他的需求能不能迅速被满足。这些组成部分有助于个体理解环境中的信息、制定计划和预测结果。内部工作模式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结构,它会影响到个体的信息注意,同时也会对个体的行为模式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结构是不断地发展着的,它会随着个体的内心变化而不断变化,对最新的信息进行解读。具体来说,它将引导个体关注环境信息,感知亲密关系,编码人际信息,解释事件相关信息,调节情绪情感,指导行为,从而使个体对未来形成一个人际关系状况的预期,制定关于应对未知情境的计划。内部工作模式虽稳定,但也会被重要依恋关系所影响而变化 ,即出现“更新”。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修正,内部工作模式变得越加固定和概括化,以用来解释依恋的内部心理机制。K.Bartholomew 和 L.Horowitz的两维模型把自我、他人模型分为正向、负向,区分出了安全型、专注型、忽视型和恐惧型四种内部工作模式。拥有不同的内部工作模式的人,对于自身以及其他人的价值,认知上有很大的不同。

女性保健品:亲爱的,你是哪种依恋风格?

(1)自我价值的基本信念是被依恋的表征包含着的。正向自我表征者对自己持积极自信的自我信念,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可爱的、值得关爱和照看的,具有低焦虑的特征。与之不同,持负向自我表征的人会有比较消极的想法、认为自己不值得关爱,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往往有较高水平的焦虑,时常担心自己被他人拒绝或遗弃。依恋的自我表征不仅影响着个体人际关系中的自我信念,也可能泛化到关于在另外的一些领域中的自我信念,对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主观幸福感、自尊等产生不小的影响。

(2)依恋的他人表征包含着他人是否是可得的、亲切的等基本信念。正向他人表征者对他人持积极态度,认为他人是友好的、亲切的、可得的,更容易亲近他人,对他人自我表露。而持负向他人表征的人会认为其他人是危险的、无法相处的、具有伤害性的,因而通常采取去激活策略,回避亲密关系及相关信息、情感因素的激活,与他人保持距离,很难自我表露。

与自我表征模式一样,他人表征模式也是一种相对稳定并不断发展着的构造,影响着个体的行为模式,并随着相关经验的积累而逐步发展。而要深入理解个体的行为模式,还需要引入几个依恋策略概念以及激活依恋系统的情境类型,这与成人依恋系统中存在的和情绪相关的加工方式有关。

许多研究关系的理论学家认为,情绪和内部工作模式是密不可分的。从客体关系入手,Pietromonaco等认为关系认知和个体的情绪内容是紧密联系的。情绪除了是内部工作模式的结果还是个体形成关于关系认知的基础。他们做出了一个假设,即成人依恋系统中有着两种与情绪相关的加工。第一是情绪活性,个体为了获得安全感而刺激情绪;第二是情绪调节策略,被认为是个体以维持和重获安全感为目的进行使用的关系行为模式,这种关系行为模式对个人的情绪调节进行服务。

情绪调节,即主体为了适应外界环境变化和与他人交往的需要,对自己的内心活动和外部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在成人依恋系统中,过度激活依恋策略是对威胁信息和依恋对象不可得长期保持警觉的情绪调节策略;而去激活依恋策略则通过压制、投射机制抑制依恋系统激活等的情绪调节策略。上文解释过的“依恋激活过程的三个阶段”中提到,过度激活和去激活策略都属于次级依恋策略,这种非安全依恋防御机制是个体在安全基地策略使用无效后采取的。高依恋焦虑个体会让依恋系统处于长期激活状态,过度激活情绪刺激,对评价威胁信息和加强对威胁事件的注意聚焦等事物进行夸大说明,有着通过加强负性情绪体验,以此来维持依恋系统的习惯;高依恋回避个体习惯对于危险事件视而不见,将可能激活依恋系统的情绪压抑住,为此依恋系统会处于消极状态。

依恋系统是个体感到安全的重要来源,是人类维持生存和种系繁衍的重要条件。根据Bowlby的理论,依恋系统在整个生命历程中都是活跃,当个体不能很好地应对增加的压力时依恋系统就会激活,激活依恋的压力和威胁可能来自外部环境,也可能来自个体内部的负性情绪。而什么情境可以激活依恋系统呢?依恋理论认为可以激活成人依恋的威胁情境有很多种,既可以是和依恋有关的,比如和依恋对象分离或与依恋对象冲突,也可以是和依恋无关的,比如面对工作上挑战和学业上的压力,身体上的病痛等。情境内容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个体是否真正采取与依恋有关的行为,事实上激活依恋后成人不仅局限于哭泣,要求依恋对象的亲近和照料等这些明显的外部信号,过往依恋经历或依恋对象的内部表征都可作为获得安全感的来源,对这些表征的心理趋近就能缓解压力。也就是说有些亲近行为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不能立即进行,认知层面上依然会有信息加工在运作。

具体从“亲密关系图片认知加工”、“基本情绪面孔识别加工”、“自传体记忆提取”三方面的科学研究举例,抛砖引玉,期望更进一步说明不同依恋风格者的内部工作模式,以便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自身、理解他人,从而获得良好的亲密关系。

不同成人依恋风格者对亲密关系图片认知加工的差异

研究人员通过三组实验采用学习再认范式考察了不同依恋类型个体对亲密关系相关情景图片刺激的记忆提取信息加工差异及其特点,探讨不同情境对依恋激活的影响,关注不同的依恋策略对个体亲密感知过程中的情绪调节作用。其中一组实验让被试通过对若干随机匹配、呈现的亲密恋人图和冲突恋人图进行选择判断后,再增加相同数量的两种图片选择是否见过。

女性保健品:亲爱的,你是哪种依恋风格?

通过科学的实验程序和统计分析后发现:三组不同依恋类型的被试对于冲突图片的的回忆量均远大于对亲密图片的回忆量,并且,体现在反应时上,对冲突图片的反应时也均比亲密图片长。这很可能说明在与依恋有关的刺激形成时,无论何种依恋类型的被试都会对代表着冲突、威胁、压力的情境图片刺激产生更多的注意,给与更多的注意资源,亦有更长时间的加工和反应。而不同依恋类型被试之间在新旧图片条件下的再认正确率有显著差异,新图片条件下,回避型被试的回忆数量显著多于其他两组被试。这说明,回避型被试使用去激活的策略能够有效抵御学习阶段的干扰,对于新图片的加工更加心无旁骛,从而获得更高的判断正确率。

实验结果同时还发现了,被试在亲密图片认知过程之间的性别差异细节,女性被试倾向于把握新图片,男性则在旧图片条件下正确率更高,由此可见,男性对于新图容易判断成见过,女性则容易把旧图判断为没见过,女性对于图片的判断标准更为严格。这是因为,女性经历了与男性截然不同的社会化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性别角色和性别心理特征,女性在社会上则被期望成为一个被动、有爱心、敏感、谨慎及支持性的角色。这种期待,造就了女性身上特有的人格特征,因此也影响了她们认知这个世界的方式,更加敏感和谨慎。

研究人员在实验二和实验三中,还分别通过眼动和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考察了不同依恋类型个体对于亲密认知注意环节的注意偏向的特点及差异。

女性保健品:亲爱的,你是哪种依恋风格?

实验二的研究结果发现,眼动实验中的眼跳距离(进入兴趣区和离开兴趣区的眼跳平均值:其大小说明被试在眼跳开始前的注视中获得的信息相对较多,表明了较快的搜索速度。兴趣区的选定为每个 3×3 图片矩阵中的亲密图片和冲突图片。眼跳距离反映了注视的广度和信息的获得情况,眼跳距离越大,说明注视广度大,提取的内容越多,注视效率越高)指标下,安全型被试的眼跳距离大于焦虑型被试,这恰好符合焦虑型被试采用“过度激活策略”,其在威胁与非威胁情境中都表现出对依恋主题和依恋对象表征的注意偏向,以至于将与亲密恋人相关但为中性的刺激也给予关注,从而降低了搜索目标的效率。

而在安全型被试当中,男性被试的眼跳距离显著大于女性被试的眼跳距离。也有相似研究表明对于低浪漫事件,评分的性别差异显著,男性比女性评分高;而对于高、中程度的浪漫事件,评分的性别差异不显著。这正好可以解释,对于亲密关系相关的情景图片,男性有着更高的敏感度,能够感知到更微弱强度的亲密状态。这可以从进化的角度来理解,远古的人类,女人住在相对安全的部落里,而男人都需要出去广阔的原野或危机四伏的森林里打猎,那么男性对环境中可能出现的威胁情况必须更谨慎,根据环境中刺激对自己可能带来威胁的程度进行判断,及时反应(主动出击或逃离)来保护自己,才能在危险的打猎环境中存活下来,因而他们会对亲密图片投入更多的注意资源。

女性保健品:亲爱的,你是哪种依恋风格?

实验三的脑电实验中,在男性对亲密图片的反应当中,回避型被试和安全型被试的 N1(图片刺激加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快速自动的早期检测同时伴随对重要的刺激进行辨别;第二阶段是更高水平的有意识的加工,包括识别判断和情绪的反应。第一阶段一般出现于刺激呈现后 100ms 左右,反映在如 N1这样的成分上。N2 成分与对刺激的判别过程有关,其潜伏期的长短与识别难度相关,越困难则潜伏期越长。) 波峰均大于焦虑型被试,这说明对亲密这样的包含积极情绪信息的成人依恋刺激图片的注意和辨别过程,男性焦虑型被试均弱于回避型和安全型被试,这表明性别和依恋类型都会影响对刺激的注意过程。根据内部工作模式,回避型被试的依恋系统模式较为复杂,持负向他人表征的人信念中的他人是危险的、不可接近的,因而会多与他人保持距离,回避亲密相关信息,即采取去激活策略,避免情感的激活。因此在对于亲密图片的反应上,原本应有的反应被忽视、隐藏,因而会做出和安全型相似的表现。

对亲密或冲突图片的判断上,焦虑型被试潜伏期大于安全型被试的潜伏期, 或同时显著大于安全型被试和回避型被试,任务越困难则潜伏期越长,体现出焦虑型被试最难识别区分表征积极或消极亲密关系刺激图。焦虑型依恋者具有积极的他人-消极的自我心理表征,当面对压力、威胁性信息时,通过对威胁刺激的警觉并夸大的方式来获得依恋对象的物质或情感支持。消极的冲突/分离情景除了携带威胁性信息外,还代表对方的拒绝,不愿为其提供情感支持,但亲密的情景也导致了一样的结果(同样识别困难)。焦虑型被试在对依恋主题和依恋对象表征的注意偏向不止出现在威胁情境中(如安全型个体所表现出的),而是在威胁与非威胁情境中均表现出,这与其过度激活防御策略相吻合,非威胁环境下依旧十分警觉,在无意识中关注依恋对象的消失,处于一种慢性恐惧状态 。这解释了焦虑型被试低安全感的原因,他们对安全依恋表征的知觉加工上就存在缺陷,这也许是因为非安全依恋策略的使用造成的。同时,焦虑个体的这种安全依恋表征识别困难加剧了其对过度激活依恋策略的使用。

而同时还发现,回避型比安全型被试在 N2 成分上也有着更长的潜伏期。有研究指出,出现认知负荷之时,注意偏向变出现在了依恋表征之上。而且,回避型被试在依恋威胁情境中,如潜意识呈现词“separation(分离)”时表现出反应时显著增加。可以看出,回避型个体有利用激活策略来阻止对潜在威胁信息的注意的习惯,以此来抑制其依恋系统的激活,认知努力在这种注意偏向能力中是被需要的,其作用会被认知负荷所减弱, 由此可证这是一种不完全的抑制。那么,这样一种不完全的抑制就可以解释回避型被试比安全型被试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即使不在压力情境下,所以回避型比安全型被试在N2成分上有更长的潜伏期。

这些结果,都指向了非安全依恋类型即焦虑型和回避型依恋者对亲密和冲突图片这样的相关依恋刺激都存在极为显著的注意偏向,而依恋安全型者对同类型图片均不存在注意偏向。安全型属于低焦虑、低回避的个体,具有积极自我—积极他人的二维模型,他们对亲密关系感到满意,相信对方,在关系中依赖对方并且不会去担心被对方伤害或者被抛弃,因此能较准确地评价依恋关系,不被外界条件和个人情感过多的去左右自己的看法,同时对于亲密相关刺激情绪体验适中。因此在上述实验中,安全型被试在实验二和实验三的表现符合其在内部工作模式设定:具有较大的眼跳距离(相比焦虑型被试),较短的潜伏期(N2 成分)。

与此同时,也能发现性别和依恋类型在注意环节具有共同调节作用。在眼动实验中,安全型男性被试的眼跳距离远大于安全型女性被试的眼眺距离,说明了男性更高的搜索效率。在脑电实验中,行为数据结果显示女性被试反应时大于男性被试,在对 N1 成分的分析中发现,对亲密图片的反应中,安全型男性被试的波峰更大。这些明显体现了男性被试的反应速度更快,任务诱发的波峰也更大,这可能与男性的性别角色有关。因为男性通常扮演“工具性”角色,该角色与工作、统治、成就、保护相联系,从传统意义来看男性具有勇敢、坚强、有攻击性和竞争性、好冒险的性别角色特征,正因此,他们对环境中潜在的威胁性刺激更加关注,根据威胁性刺激对自己可能带来威胁的程度进行判断,是选择主动攻击还是选择逃避的方式来保护自己,因而他们会对亲密图片投入更多的注意资源。简单来说,男性所扮演的“工具性”角色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其认知过程和效率。

不同成人依恋风格者识别、加工基本情绪面孔的差异

依恋风格同样也会影响我们对基本情绪面孔的识别和加工。上文已提及,回避型依恋者认为向依恋对象寻求亲密和帮助通常是无效的甚至危险,因此他们会更加重视自身的力量和情感独立,通过分散对威胁相关情绪刺激的注意力、抑制消极情绪表达,保持与他人的认知和情感距离,来减少由于依恋对象不响应而导致的挫折感和压力感。因此,高回避依恋个体采用“去激活“次级依恋策略,他们通常对外界的事物表现得很冷漠,忽视一些具有消极意义的信号。相反,焦虑型依恋者采用"过激活"的次级依恋策略,这是个体以往经历中由于其依恋对象不能及时响应,而形成的对危险刺激保持过度警惕的情绪策略,以获得亲密对象的关注。具体表现为,在交往中焦虑型个体会习惯性地注意他人消极的想法和情绪,对他人的意图不信任,但非常渴望亲密关系,通过加强负性情绪体验、夸大威胁性信息,来保持依恋系统的长期和及时激活。

只有当人们能够正确识别他人的表情时,表情才具有交流的作用。早期的依恋经历塑造了个体识别和解释他人面部表情不同的能力,婴幼儿通过哭泣、微笑等基本情绪表情向抚养者传递痛苦,安全型个体的依恋对象可以准确地解读这些信号并给予安慰,进一步强化其情绪功能;但许多情况下,依恋对象对婴儿的需求信号并不敏感甚至冷漠,可能导致其不安全的依恋模式,并影响个体表达和识别情绪能力的发展。国外一项研究邀请249名大学生识别七种情绪(愤怒、轻蔑、厌恶、恐惧、悲伤、快乐和惊讶)的面部表情。结果发现,不同的情感依恋风格个体在识别基本情绪方面存在差异,安全型个体比其他类型更善于识别情绪;回避和焦虑维度上得分越高,情绪面部表情识别的正确率越低。但在 Meyer (2013)等人的研究中,给被试呈现36种刺激的眼部图片(中性、正性和负性),结果却发现不同类型依恋个体对中性和正性情绪的识别准确率没有差异,而在负性情绪图片上,焦虑型个体的正确率最高,回避型依恋个体的准确率则最低。不同的依恋激活策略可能影响了个体的表情知觉注意过程,从而导致识别表现差异。

但对不同依恋类型个体在愤怒面孔图片的空间知觉与注意分配研究中发现,回避和焦虑维度得分越高的个体越容易发生注意脱离与转移。也就是说除了高回避,高焦虑依恋也可能会减少对负性 情绪性信息(愤怒面孔)的注意。总的来说,回避型依恋者可能降低对情绪(尤其是负性)面孔刺激的注意,包括预先将注意力从威胁信息上转移,以防止情绪信息被编码,最终导致其识别准确率较低。而焦虑型依恋者过度关注情绪刺激,其识别成绩可能较高。但不同行为任务范式可能导致不一致的结果。

我国研究人员曾对“依恋风格对基本情绪面孔识别与注意偏向的影响”进行了眼动实验,选取的表情刺激来自中国化面孔情绪图片库(CFAPS) (王妍, 罗跃嘉,2005)。实验结果显示:三种依恋风格个体在情绪类型上具有一致的识别差异表现:识别平静和愉悦面孔的反应时和准确率成绩最好,恐惧的反应时最慢,悲伤的准确率最低。在反应时上并没有发现依恋风格的主效应和有关的交互作用,而在准确率上的具体表现如下:

(1)回避型个体只在悲伤、恐惧和平静表情上识别准确率低于安全型个体,但在厌恶、愤怒和愉悦表情上与安全型个体的识别准确率差异不显著。

从表情的社会意义来看,悲伤和恐惧传递困境和求助的信息,厌恶和愤怒都是由人际关系所激发的潜在负性情绪状态,这表明回避型依恋者在表情识别中不能准确理解他人的求助信号,但对交往中的可能破坏人际关系的信号觉察正常。这与回避型个体长期持有的"消极的他人"观念,同时认为求助他人是无用的、不可靠的态度一致。此外,相比传递明确接受与友好信息的愉悦表情,回避型个体可能对不明确的平静表情信息的识别准确率更低。

具体来说,回避型依恋者以往求助亲密对象受挫的经历导致个体选择回避与外界的联系以避免痛苦经历,在人际交往中与他人保持情感上的距离,不愿关注他人情绪的变化。并减少了再次面临困难时向他人求助的可能性,从而导致个体缺乏相应的线索觉察能力,对他人的表达痛苦、求助的悲伤、恐惧表情理解错误。这与其他研究中发现高回避型个体通常具有较低的共情能力一致。同时,由于长期持有消极的他人观,认为他人是不可得、不可信的,因此可以准确接收可能传递负性人际关系的信号,如愤怒和厌恶,这也进一步强化了个体原有的依恋系统。

在对家庭照顾者行为的初步调查中也曾发现,回避型婴儿的母亲不仅自身积极情绪的表达较少,对婴儿在沮丧时发出的安慰信号反应也较差,这种母亲的心理表征会影响婴儿的反应性以及依恋安全。回避型个体的自身求助性需求得不到有效回应的早期经历,以及之后缺乏压力情境下相应的面部表情,可能导致了其同样难以识别环境中他人的情绪线索(悲伤和恐惧)。这也进一步解释了在亲密关系研究中发现回避型恋人通常难以察觉另一半的痛苦,以及不会主动亲近与释放善意的结果。

(2)焦虑型个体在恐惧、平静、愤怒,以及愉悦这几种表情上的识别准确率与安全型个体差异并不显著,仅在厌恶表情识别中表现出高于其他两种依恋风格个体的准确率,以及对悲伤表情的识别准确率低于安全型。

愤怒和厌恶表情虽然都与人际关系可能破灭有关,愤怒更多是对他人某种行为的回应,或者在内心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等情况下出现,具有"攻击/接近"的行为特征。而厌恶具有“回避/远离”的特征,通常是由内部心理产生的一种拒绝和排斥,遇到感觉恶心的人、行为或者事物时会表现出厌恶的面部反应。这意味着,对于习惯积极寻求他人的关注、对亲密关系表现出强烈渴望的焦虑型个体而言,可能对这种更直接表达人际拒绝的信号更为警惕,以确保可以及时维系与他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此外,恐惧和悲伤表情虽然都传达困境与求助的讯号,恐惧是对环境中危险线索的一种惊恐和害怕;而悲伤通常是由分离、失落和丧失等外部事件所引发的痛苦体验,焦虑型依恋者可能忽视此类传递分离痛苦经历的信息,以避免激活自身的痛苦依恋体验。

与此同时,不同依恋风格个体识别基本情绪表情时注视时间也存在差异。注视时长反映对兴趣区的认知资源分配,与兴趣区的信息重要性和复杂性有关,面孔呈现时间固定条件下,被试需要在有限时间内从面孔中提取重要信息以实现分类。三种依恋风格个体对面孔不同部位和情绪效价均有一致的差异:对面孔眼睛、鼻子和嘴巴部位的注视时长依次递减,表明在表情识别中眼睛部位可能传递更多复杂的情绪信息。识别悲伤和愤怒时对眼睛区域注视时间显著长于恐惧、厌恶、平静和愉悦;对平静鼻子区域显著长于其他所有表情,悲伤和愤怒显著长于恐惧;对厌恶和恐惧嘴巴区域显著大于其他表情,这意味着对于不同的情绪可能存在不同的重要区域。对依恋风格和面孔部位的分析中,发现了两者间的交互作用,具体表现为:

(1)回避型依恋者对嘴巴的注视时长与安全型个体差异不显著,对鼻子部位的注视时长显著低于安全型和焦虑型,而对眼睛部位的注视时长显著大于安全型个体。

这与前文所提及的回避型个体减少注视的假设并不完全一致。这意味着,相比安全型依恋者,回避型依恋者对面孔信息的视觉编码优先次序可能发生了改变,反映了个体对眼睛部位的情绪信息的加工提取可能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反复并长时间注视眼睛,并减少了固定时间内对鼻子的注视,从而导致面部情绪识别障碍。这可能是由于回避型依恋者习惯拒绝亲密关系,比其他风格个体有更少的人际互动和解码他人情绪的经历,因此提取面孔重要部位信息的能力较差。

无独有偶,在有关自闭症眼动研究中也发现,相比正常个体,自闭症患者注视嘴部区域的时间增加,以及瞳孔直径出现异常扩大,这种视觉信息优先次序的改变可能导致患者的面部情绪识别障碍。由于儿童接触面部的数量和范围有限,最终其面部识别相关的能力发展遭到破坏。回避型依恋者可能有着类似的表情加工能力发展模式,抚养者较少的关怀和自身逐渐稳定的“消极他人”内部表征,导致个体的表情视觉编码存在异常。

但在该实验结果中并没有发现依恋风格、情绪类型和面孔部位三者的交互作用,这意味着回避型依恋者对面孔表情的视觉编码异常可能存在一般性,不受情绪类型影响。

(2)焦虑型依恋者对面孔眼睛、鼻子和嘴巴部位的注视时长与安全型个体差异不显著。在实验结果中虽然发现了焦虑型个体与安全型个体在识别准确率上的差异,但并没有发现两者的注视时长差异。这表明在表情加工的内部工作机制中,焦虑型依恋者的有关他人的面孔编码模式可能与安全型个体差异不大。这可能与焦虑型个体在以往经历中习惯积极关注他人情绪线索,存储着丰富的面孔图式有关,因此与回避型个体表现相反。

此外,研究人员还进行了“依恋风格对基本情绪面孔神经加工影响”的实验。上一个实验结果发现“依恋风格和表情情绪类型均影响个体的识别表现和注视模式”,而本实验揭示了不同依恋风格个体加工基本情绪表情的电生理机制。

女性保健品:亲爱的,你是哪种依恋风格?

实验结果显示:不同依恋风格个体在任务反应时上的表现没有显著作用,而在准确率的分析中发现了依恋风格与偏差刺激情绪类型的交互作用,具体如下:

①回避型个体对悲伤的反应准确率大于安全型,在其他情绪偏差刺激(愤怒、恐惧、厌恶)上与安全型个体没有显著差异。焦虑型个体在偏差情绪表情上的反应准确率均与安全型差异不显著。

这与实验一不相同的结果,可能与任务不同有关,实验二主要对偏差刺激的新异性或不匹配性作出反应,任务比较简单,因此存在天花板效应。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验一中回避型个体对悲伤的识别准确率较低,而在实验二中个体在对悲伤的反应准确率上高于安全型。这意味着悲伤表情对于回避型个体而言具有大的新异性,并且不能较好的识别分类。这进一步表明,回避型个体由于早期压力情境下求助他人不被响应的经历,逐渐抑制自身悲伤的表达,对外界表现出冷漠态度,导致悲伤更可能被作为一种少见的刺激诱发更大新异性,并在识别与分类上存在困难。

②安全型个体对悲伤、愤怒、恐惧、厌恶四种偏差刺激的识别准确率差异不显著,而回避型个体对悲伤面孔的反应率显著大于恐惧,焦虑型个体对厌恶的反应率显著大于其他情绪表情。结合实验一中焦虑型个体对厌恶的识别准确率更高,表明除了回避型个体对悲伤有更强的新异性,焦虑型个体对潜在拒绝信号的厌恶刺激保持了更高的警惕。

此外,实验结果还发现不同依恋风格个体在 N2c 成分和P3b成分上也均存在差异。N2c 反映的是视觉皮层处理刺激所需的注意程度,对刺激的早期辨别和选择加工敏感,体现了分类过程,和分类难度有关,少见新异性靶刺激诱发更大的波幅。P3b 是资源分配的一个指标,来源可追溯到杏仁核皮层{包括前额叶皮层在内的其他区域。杏仁核是情绪加工的关键神经中枢,其两侧在情绪加工过程中具有不同作用,右侧杏仁核能够通过视皮层迅速接收视觉信息,负责刺激的初级检测与加工。}反映了高水平的认知加工,与刺激概率、刺激选择和评价,以及心理资源投入等有关,被试投入的努力越多,波幅就越大。然而 P3b波幅大与任务表现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比如一种情况是,被试付出的努力程度越大,P3b 越大,任务成绩表现越好;另一种情况是,如果任务存在难度,也会鼓励被试付出更多的努力,从而诱发更大的 P3b 波幅,但任务成绩可能并不好。

具体来说,在N2c成分的统计中发现,所有个体在早期辨别中对悲伤和愤怒表情有更高的选择性注意,且早期情绪加工具有半球偏侧化效应。从分析中发现依恋风格和偏差刺激的情绪类型的交互作用,依恋风格与电极位置(左、右半侧)的交互作用,具体如下:

①安全型个体在四种偏差刺激上诱发的波幅大小差异不显著,回避依恋个体在悲伤和愤怒表情上诱发N2c波形比厌恶表情更大。焦虑型个体在悲伤和愤怒表情上诱发的比厌恶更大,以及在悲伤表情上诱发的比恐惧更大。

这表明悲伤和愤怒表情诱发了回避型和焦虑型个体更强的自动化新异刺激感应过程,即可能需要更多的注意去确认悲伤和愤怒情绪,其早期辨别难度更大。相反,回避个体和焦虑个体在早期辨别中对厌恶表情所需的注意程度比较低,意味着分类难度可能较低。这与实验一中的结果中回避型和焦虑型个体都对厌恶表情识别准确率较好,对悲伤表情识别准确率较低相对应。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实验一的结果发现回避型个体对愤怒有更好的识别率,因此悲伤和愤怒的加工差异可能反映在更晚期的认知过程中。

②安全型依恋个体右半球电极点比左半球电极点诱发更大的N2c,而回避型和焦虑型依恋个体的左右半球差异不显著,这意味着,回避型和焦虑型个体可能在情感刺激的检测和早期加工上与安全型个体存在差异。

而在P3b成分分析中发现,左半球诱发的波幅比右半球更大,反应了左半球与消极情绪加工的相关性。此外,所有个体由恐惧表情诱发的 P3b 波幅显著大于悲伤、愤怒和厌恶,这可能与恐惧传递威胁,具有极大的生存意义有关。在统计分析中还发现了依恋风格的主效应:回避组由所有情绪表情诱发的P3b波幅显著大于焦虑组。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解释这一结果:

一方面,识别任务对于回避个体而言可能存在难度,因此个体会投入更多的努力资源,表现出更大的P3b。这同实验一中发现回避型个体在提取面孔重要部位的信息时存在困难一致。以往研究中也发现回避型比安全型个体在面对消极情绪刺激(恐惧、愤怒)时表现出更大的P3b波幅。另一方面,"抑制"也是一种努力,同样需要认知资源:回避型个体倾向于使用"抑制激活"依恋策略,因此在较晚期的高级认知加工中,可能需要更多的心理资源去抑制消极情绪刺激的意义加工,主动回避与外界的亲密联系,以避免依恋系统的激活。

此外,焦虑型个体在P3b成分上具有较低的振幅。意味着焦虑型个体虽然在300ms左右有较高的注意水平(N2c,体现了刺激早期分类难度),尤其是对厌恶表情,但在更靠后的加工中并没有投入更多的心理资源。在实验一结果中也发现,焦虑型个体仅在厌恶表情上比其他两种依恋风格识别准确率更高,而在除悲伤表情外的其他情绪表情上与安全型个体差异不显著。焦虑型个体虽然对外界潜在的威胁线索(厌恶)保持较高的警惕和注意,以保证可以及时向亲密对象寻求支持,但在评定外界环境不存在实际威胁后(晚期加工)也可能会放松警惕,减少资源投入,避免自身能量的损耗,以保持对环境中其他重要线索的持续激活。

总的来说,由于早期求助亲密对象不被响应的经历,以及倾向于保持情感独立,对于回避型个体而言悲伤表情可能具有更大的新异性,因此在实验二中有高的反应准确率,但在实验一的识别分类中成绩较差。回避和焦虑型两种不安全依恋个体在N2c成分上有一致的表现。安全型在4种偏差情绪表情(悲伤、愤怒、厌恶,和恐惧)上诱发的N2c差异不显著;但无论回避还是焦虑型个体在早期情绪辨别中对悲伤和愤怒有更大的N2c(耗费更多注意),对厌恶表情的N2c波幅较小,即不安全型个体对表达恶心、排斥的人际拒绝性信号的早期辨别比较容易。此外,安全型个体在N2c时间窗内所激活大脑半侧具有不对称,但回避型和焦虑型个体不存在这种右半球激活优势,反映了这两种不安全依恋个体在情绪的初级检测中可能存在某些神经加工异常。

而在晚期高级加工中的P3b成分上,回避型个体振幅显著大于焦虑型,即投入更多的心理资源,反映了回避型个体在晚期加工中可能存在抑制努力,或对提取情绪信息困难;相反焦虑型个体在晚期加工中减少了心理资源投入,可能是为了避免过度的内部损耗,以更好地保持对重要威胁性信息的依恋系统激活。

综合以上发现可知,三种依恋风格个体在不同情绪表情的早期和晚期处理中都存在差异。尽管如此,三种依恋个体在基本情绪表情的识别与加工中也是存在着一定的一致性:如在愉悦和平静识别成绩较好,在恐惧和悲伤识别成绩较差;在面孔眼睛上的注视点个数和时长显著多于鼻子和嘴巴部位;都发现偏差刺激比标准刺激诱发更大的 N2c 和 P3b 波形,以及情绪加工的半球功能不对称性等。

总而言之,不同依恋风格确实影响着个体对于基本情绪面孔的识别和加工,而正确识别面部情绪,是成功的社会互动的关键。

不同成人依恋风格者在亲密关系中的自传体记忆提取特征

我们已经知道,依恋表征在亲密关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正是构成内部工作模型的重要成分,而不同依恋风格者的依恋表征根源于自传体记忆系统。自传体记忆也是是自我相关事件的外显记忆,包含了个体对所经历事件的内容性记忆、也包括了情感性的成分。依恋理论认为个体早期与依恋对象的互动经历是形成依恋表征的基础,通过与依恋对象的反复互动,个体发展出了关于自我、他人以及依恋关系的内部工作模型,最终形成了依恋风格,指引着个体采用与其自身内部工作模式相一致的认知和行为模式来处理社会信息和人际关系等,可见依恋表征根源于自传体记忆系统,因此依恋风格产生的认知和行为模式会影响自传体记忆的加工偏向。自传体记忆的提取过程是动态变化的,主要表现为早期知觉加工阶段的优先自动化注意分配和晚期后知觉加工阶段的受意识控制加工。

自传体记忆包括对具体经历和生活事件的记忆,特别是当这些经历对个体意义重大时,自传体记忆具备引导当前和未来行为的功能,维持自我的稳定性与连续性,建立和维持社会关系的作用。它不仅为个体的情感与动机功能提供了支持,也为自我及其身份的建构提供了支撑。当人们利用外部环境信息和自身的社会认知结构来编码和解释经历时,自传体记忆由此产生。

自传体记忆提取的研究通常采用线索回忆、生活阶段回忆和开放式的自由回忆等方式进行。由于线索回忆方法既可以对记忆提取的客观指标(提取时间,提取数量)进行评估,也可以收集相应记忆的主观评价(愉悦度,唤醒度等),因此该方法被广泛应用考察自传体记忆,它要求被试根据词汇、图片、声音或感知觉线索来提取相应的自传体记忆,其中最经典的是线索词提取方法。该方法采用情绪词汇作为线索,要求被试提取与线索相关的记忆,最后对回忆的事件进行评价,但是情绪词本身的情绪特征难免会对提取过程产生影响,因此后来的研究采用中性效价的线索词或匹配表情符号来提取相应价的记忆,以此确保被试提取的情绪性记忆是由记忆的效价诱发而不是线索的效价。此外,研究者还探讨了线索类型对自传体记忆提取的影响,表明视觉图片线索涉及更高的自我认知和情感成分。但是文字线索比图片线索在诱发自传体记忆提取上更为有效。

生活阶段回忆通常采用访谈的方式进行,要求个体提取相应生活阶段发生的事件或细节,比如自传体记忆访谈、自传体记忆询问等。开放式的自由回忆在不提供任何信息的情况下要求被试任意回忆生活事件,包括写日记、记录生活片段等方式。但是这些方法的操作难度较大,掺杂的主观成分较多,对实验过程不能进行很好的控制。

综合以上方法的优缺点,我国研究人员采用了中性词汇线索回忆范式来提取自传体记忆,对“不同依恋风格者在自传体记忆提取上的信息加工特征”和“依恋情境启动对不同依恋风格者自传体记忆提取的影响”分别进行了实验,采用线索回忆范式结合事件相关电位技术,依次探讨了不同依恋风格者的自传体记忆提取在不同加工阶段上的信息加工特征以及不同依恋风格者对情绪性记忆的加工偏向、个体在情绪性记忆上的加工偏向是如何受到来自依恋风格和依恋情境的共同影响。

女性保健品:亲爱的,你是哪种依恋风格?

实验一:不同依恋风格者在自传体记忆提取上的信息加工特征

第一个实验结果发现:安全型提取的记忆数量显著多于回避型;安全型提取的积极记忆、激动情绪强度记忆的数量显著多于焦虑型和回避型;焦虑型提取的消极记忆数量显著多于安全型、提取的激动情绪强度记忆数量显著多于回避型;回避型提取的中等情绪强度的记忆数量显著多于安全型和焦虑型;依恋风格在提取时间上的主效应不显著。而且脑电结果发现,安全型、焦虑型的早期 EPN 波幅(反映了早期自动化的注意捕获)显著高于回避型,安全者额中区和顶区的晚期 LPP 波幅显著高于非安全者,安全型成功回忆后在顶区的 LPP 波幅(不仅反映了晚期的持续性注意、也代表了需要意志努力的认知加工)显著高于焦虑型。在提取效价上,个体提取积极记忆诱发的 EPN 波幅显著高于消极记忆,个体提取消极记忆的额中区 LPP 波幅显著高于积极记忆。具体可以从两方面来解释:

(1)不同依恋风格者在自传体记忆提取上的信息加工存在差异

不同依恋风格者在提取依恋相关的自传体记忆时采用了符合其特质的信息加工策略,安全型由于其灵活的信息加工方式,即安全基地策略,无论提取的记忆效价如何,都会采用的积极的加工方式,使得他们提取的自传体记忆数量更多,而且在记忆提取的早期和晚期阶段都表现出明显的激活。由于EPN 波幅和LPP 波幅可见,安全型依恋者在自传体记忆提取的早期注入了多的注意资源、晚期投入了较多的认知资源来积极完成任务。这与以往已有研究表明的安全型个体在信息加工的早期和晚期均能够对依恋刺激表现出明显的新旧效应相一致。相比非安全依恋者,安全型依恋者在自传体记忆提取上表现出了诸多信息加工优势。

由于过度寻求与依恋对象的亲密与接近,依恋焦虑者采用了过度激活策略来达成依恋目的,使得他们倾向于过度关注依恋相关的信息,难以抑制依恋相关的消极情绪和体验,使得依恋系统长期处于激活状态,从而在150-300ms的早期加工上,焦虑者的 EPN 波幅比回避者显著更高。这也表明焦虑型依恋者在早期就对依恋相关信息的投入程度较高,而且高依恋焦虑者在面孔加工的早期就表现出注意警觉的特点,因而影响了这类个体的信息加工。但是与已有研究不同的是,在700-1000ms和1000-1500ms晚期加工上,焦虑者的 LPP 波幅比安全者显著更低,可能是焦虑者在晚期的难以脱离注意的过度情绪反应干扰了任务表现,而且电生理的研究也表明依恋焦虑个体在关于反思过程的社会认知加工脑区表现出去激活状态。

而回避依恋者倾向于最小化依恋的需要用以保护自我的独立与完整,从而使得依恋系统处于抑制状态,采用去激活的策略加工依恋相关的信息,相比于安全型依恋者,回避者提取的自传体记忆数量显著更少,说明回避型依恋者对依恋自传体记忆表现出提取困难和警觉回避的特点,投入较少的认知努力来完成依恋记忆提取任务从而避免消极情绪的困扰。此外,在150-300ms的早期加工上,回避者的 EPN 波幅比安全者和焦虑者的显著更低,在晚期加工的所有时间窗上,回避者的 LPP 波幅均比安全者显著更低,这是由于回避者消极的关系认知使得他们以一种积极自我、消极他人的模式应对外界,在信息加工的早期和晚期,通过抑制回避的方式处理依恋信息从而缓解心理上的不适感。这与自传体记忆理论中的自我记忆系统的观点一致:当记忆提取损害了自我一致性时,工作自我将会调整对所提取事件的重构过程、降低记忆的可提取性,从而维持自我的一致性。

但是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焦虑型和回避型依恋个体采用的过度激活和去激活策略在信息加工的早期就开始发挥作用,安全型依恋者和焦虑型依恋者在反映早期加工的 EPN 波幅上显著高于回避型依恋者。

(2)不同依恋风格者提取不同效价记忆上的信息加工存在差异

由于自传体记忆本身存储了事件的具体感知体验和情绪特征,因此自传体记忆提取过程中存在情绪效价上的差异,在150-300ms的早期加工上,积极记忆诱发的 EPN 波幅显著大于消极记忆,在时间窗400-700ms上,个体提取消极记忆在额中区的 LPP 波幅显著高于积极记忆。情绪性传记知识诱发了更大的 EPN 和 LPP 波幅,其中提取消极传记知识诱发了更大的波幅,尽管本实验中的积极记忆诱发的 EPN 波幅显著大于消极记忆,但无论是积极还是消极记忆,反映的都是个体对情绪性记忆的注意捕获更多和认知资源上的优先分配。

不同依恋风格者在提取不同效价自传体记忆上的差异符合"特质一致性"假设所认为的,个体偏向于加工与其人格特质相一致的内容。在实验结果中,安全依恋者提取的积极记忆、激动情绪强度记忆的数量显著多于焦虑型和回避型,安全型提取的消极记忆数量显著少于焦虑型。由于安全型个体拥有更多的积极记忆、更少的消极记忆,加之他们采用的正性偏向的信息加工方式,使得安全型依恋者倾向于回忆更多的积极记忆、更少的消极记忆。

焦虑型依恋个体提取的消极记忆数量显著多于安全型,焦虑型提取的积极记忆数量显著少于安全型。焦虑型依恋者对依恋相关的威胁刺激保持较高的注意警觉,倾向于关注依恋相关的的负性情绪与感知体验。此外,焦虑型提取的激动情绪强度记忆数量显著多于回避型,可以看出焦虑者对依恋相关信息会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个体的依恋焦虑程度越高,与情绪相关的脑区激活的越多,与情绪调节相关的脑区激活的越少,从而表现出过度激活、难以对负性痛苦的情绪和体验进行有效调节。

而回避型采用的去激活策略倾向于抑制依恋系统从而远离依恋相关的想法,在实验结果中表现为回避型个体提取的积极记忆数量显著少于安全型。另外,回避型提取的激动情绪强度记忆数量显著少于安全型,回避型提取的中等情绪强度的记忆数量显著多于安全型和焦虑型,由此可见,相比于非情绪性刺激,回避者在面对情绪性刺激时的防御性回避更为明显,而且他们对依恋相关信息始终保持较低的情绪唤醒程度,用以保护自我完整性、远离痛苦的信息。回避者在右侧额叶上的高激活和右侧顶叶上的低激活表现也表明了该类群体倾向于采用去激活策略,保持较低情绪强度的特征。

自传体记忆提取是当前事件的记忆重构过程,会受到所提取事件的情感成分的影响,研究人员的第二个实验通过依恋安全和依恋威胁两种情境启动,探讨了个体在情绪性记忆上的加工偏向是如何受到来自依恋风格和依恋情境的共同影响。

女性保健品:亲爱的,你是哪种依恋风格?

实验二:依恋情境启动对不同依恋风格者自传体记忆提取的影响

通过观察个体在提取时间、提取数量和不同时间窗上的具体表现,比较依恋安全、依恋威胁情境启动对不同依恋风格者自传体记忆提取过程的影响差异,以及依恋风格和依恋情境对情绪性记忆的共同影响。结果发现:依恋威胁情境启动诱发的 EPN 波幅显著高于依恋安全情境启动;依恋安全情境启动后,安全型个体成功回忆后在中部脑区的 EPN 波幅显著高于回避型,焦虑型个体未成功回忆后在中部脑区的 EPN 波幅显著高于回避型;依恋威胁情境启动后,安全型和焦虑型个体成功回忆后在外侧和后部脑区的 EPN 波幅显著高于回避型,焦虑型个体在未成功回忆后在外侧和后部脑区的 EPN 波幅显著高于回避型。在提取效价上,依恋安全情境启动后,安全型在700-1000ms的时间窗上提取积极记忆的顶区 LPP 波幅显著高于回避型;依恋威胁情境启动后,焦虑型在700-1000ms的时间窗上提取消极记忆的顶区 LPP 波幅高于回避型。但在自传体记忆的提取时间和提取数量指标上,依恋情境启动的主效应、依恋情境启动和依恋风格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而且在早期的 EPN 波幅上,依恋情境启动对不同依恋风格者提取不同效价自传体记忆的影响也不存在显著差异。基于以上实验研究结果,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解释:

(1)依恋情境启动对不同依恋风格者自传体记忆提取的影响

依恋安全情境启动前后积极情绪和依恋安全得分的显著增加、依恋威胁情境启动前后消极情绪得分的显著增加和依恋安全得分上的不显著增加,验证了实验中两类依恋情境视频启动的有效性,依恋安全情境启动呈现的安全温暖的片段、依恋威胁情境启动呈现的负面威胁情景暂时激活了个体的依恋系统,通过改变自我、他人以及关系的心理表征,进而影响个体的自传体记忆提取。

实验结果中发现,依恋威胁情境启动诱发的 EPN 波幅显著高于依恋安全情境启动,而 EPN 波幅与情绪性信息的加工、注意资源的积极参与相关,可能是由于依恋威胁情境下个体的情绪唤醒程度更高,对依恋系统的激活程度也更高,此时个体集中了更多的注意来加工依恋相关的信息,增加了对依恋相关记忆的敏感性,比如,威胁启动后个体对依恋对象信息的反应速度比中性启动更快。从进化学角度出发,个体对威胁信息的加工偏向是进化选择的结果,这在于威胁信息作为一种危险的信号,个体出于趋利避害的生存本能需要,会更多关注周围环境的信息。

依恋安全情境启动后,安全型个体成功回忆后在中部脑区的 EPN 波幅显著高于回避型。可能是依恋安全情境激活了个体的安全依恋表征,能够激发个体更高的积极情绪与依恋安全感,这种积极效应普遍存在于个体的认知、情感以及行为层面上,独立于依恋风格,并且能够增强非安全依恋者的关系认知,改善其防御性加工策略的使用。但在本实验中,暂时性的依恋安全启动并不能完全改善回避型个体对依恋相关信息的消极加工倾向,而且研究者发现高依恋回避者不容易受到依恋安全启动的影响,加之安全者由于本身具有较强的依恋资源,因此回避者在依恋安全情境启动后的自传体记忆提取上的任务表现相较于安全者依然较差。依恋安全情境启动后,焦虑型个体未成功回忆后在中部脑区的 EPN 波幅显著高于回避型,由于焦虑依恋者自身对依恋相关信息始终保持警觉、过度激活的状态,加上焦虑者未成功在自传体记忆系统中搜索到相应的事件,加剧了他们对依恋相关记忆难以脱离注意和高度情绪唤醒的状态。

依恋威胁情境启动后,安全型和焦虑型个体成功回忆后在外侧和后部脑区的 EPN 波幅显著高于回避型,焦虑型个体在未成功回忆后在外侧和后部脑区的 EPN 波幅显著高于回避型。依恋系统的动力加工模型认为,当个体感知到威胁时,向依恋对象寻求帮助属于初级依恋策略,如果依恋对象能够对个体的需要作出敏感积极的回应,满足了个体的依恋安全需要,将会发展成为安全型两性保健依恋,在未来面临威胁时能够积极寻求依恋对象的帮助,如果依恋对象不能满足个体的需要,进而转向次级依恋策略,当依恋对象表现出前后不一致的态度时,个体会表现出亲近寻求、接近反抗的双重矛盾状态,发展成为过度激活的焦虑型依恋,当依恋对象拒绝或较少向个体提供支持,将会发展成为维持自身独立、免受关系伤害的回避型依恋。因此在依恋威胁启动下,安全型和焦虑型在提取依恋相关的自传体记忆时的激活程度比回避型显著更高,在依恋相关的负性情境下,相比于低回避者,高回避者较少激活了对依恋对象的心理表征。

在自传体记忆的提取时间和提取数量指标上,依恋情境启动的主效应不显著,可能是因为本实验采用的是在线索回忆任务前给被试呈现启动视频,一方面,视频启动的时效性可能尚需提高,另一方面线索回忆任务的时间过长使得启动的效应减弱。另外,两类视频都是依恋相关的,在情境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使得个体在行为指标上没有表现出男性保健差异。另外,线索回忆任务中每个试次下的自传体记忆提取都是当前所提取事件的重组过程,提取的记忆都具有一定的情绪效价与情绪强度,难免会影响下个试次记忆提取时的情绪状态,模糊了依恋情境启动在其中的作用。这些都可能是影响启动效果的重要原因。

(2)依恋情境启动对不同依恋风格者提取不同效价自传体记忆的影响

本实验中的依恋安全和依恋威胁情境自身带有一定的情绪色彩,因此这类具有情绪效价的情境启动对不同效价的依恋记忆提取可能会存在差异。在早期的 EPN 波幅上,依恋情境启动对不同依恋风格者提取不同效价自传体记忆的影响不存在显著差异,说明了依恋安全和依恋威胁情境对个体提取不同效价记忆的影响在早期加工上是相似的, EPN 波幅反映了对情绪性信息加工有关的注意资源的参与程度,可能是由于依恋安全和依恋威胁情境都具有一定的情绪效价和情绪强度,而且都是与依恋相关的,因此二者在早期阶段上对线索词诱发的记忆提取投入的注意资源是相当的。

而在晚期700-1000ms的时间窗上,依恋安全情境启动后,安全型提取积极记忆的顶区 LPF 波幅显著高于回避型,依恋威胁情境启动后,焦虑型提取消极记忆的顶区 LPP 波幅高于回避型。依恋安全情境启动后的"安全港湾"效应,使得安全型个体表现出更为积极的认知加工模式,而回避依恋者通常采用去激活策略抑制对依恋线索的加工,因此很难激活其安全依恋表征,不易受到安全依恋情境启动的影响。依恋威胁情境可能激活了个体的消极依恋经历,启动了对他人、依恋关系的负性心理表征,产生对依恋相关信息的消极加工偏向,导致相应依恋记忆的可提取性增加,但是这种加工倾向存在依恋风格上的差异,表现在依恋威胁情境启动后能够激活符合其依恋特质的表征: 依恋焦虑者长期对依恋相关信息保持注意警觉和难以脱离的特点,导致他们对消极依恋经历的可提取性更高、解离更困难,使得他们更容易受到依恋威胁情境的影响,对情绪性记忆产生过度的反应,而且这种高度警觉通常会占用较多的认知资源,导致其在晚期加工上表现出高度卷入的状态。而高依恋回避者对可能激活依恋系统的线索更容易转移注意力,对依恋相关的记忆表现出提取困难、警觉回避的特点,从而导致回避型依恋者在晚期阶段调动注意、认知资源来抑制依恋经历的再现。 另外,情绪一致性理论和情境记忆回想理论都认为,个体倾向于提取与当前情绪状态相一致的信息,这样相关记忆的激活程度更强、可提取性更高,反之则会表现出矛盾冲突的状态,削弱提取的过程。而且"特质一致性"假设认为个体偏向于加工与其特质相符的信息,由于不同依恋风格者会以符合其自身的信息加工模式选择性的回忆或重构记忆,因此安全型依恋者本身的积极加工偏向和依恋安全情境的双重影响使得其提取了更多的积极记忆,依恋焦虑者本身的消极加工偏向和依恋威胁情境的整合影响促进其提取了更多的消极记忆,依恋回避者本身的回避、抑制偏向使得其较少受到依恋安全情境的影响从而在记忆提取任务上表现较差。

(3)不同依恋风格者在自传体记忆提取上的特征差异

该实验结果表明,安全型依恋者的记忆提取时间显著短于焦虑型和回避型、记忆提取数量显著多于回避型。而且他们提取积极记忆的时间显著短于焦虑型和回避型、提取积极记忆和激动情绪强度的记忆数量显著多于焦虑型和回避型。这与上一个实验得出的结论一致,安全型依恋者拥有积极的自我、他人以及关系模式,对依恋自传体记忆的可提取性较高,因此提取速度较快、提取数量较多,而且安全型个体采用的安全基地策略使得他们的信息加工方式更为积极,从而在积极记忆上的提取数量更多、速度更快。

焦虑型依恋者则表现为提取的消极记忆、中等情绪强度记忆、激动情绪强度记忆的时间显著长于安全型,提取的消极记忆的数量显著多于安全型,提取的激动情绪强度的记忆数量显著多于回避型。这也说明了焦虑型依恋者对依恋记忆存在反刍、难以脱离注意的倾向,焦虑者采用过度激活策略的目的就是获得依恋对象的关注,从而对依恋相关信息保持高度敏感,对消极、高情绪唤醒的刺激表现出过度警觉的特点。与此同时,脑电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现象,焦虑型提取消极和积极记忆的 EPN 波幅显著高于回避型,可能是因为焦虑型在提取的早期阶段就投入了较多的注意资源来关注依恋信息。在晚期时间窗上,焦虑型提取积极和消极记忆的 LPP 波幅显著高于安全型和回避型,可能是焦虑者对依恋经历难以脱离注意的特点,导致依恋系统长时间处于激活状态,使得他们从早期直至晚期阶段都始终采用过度激活的策略进行调节,由于该策略以及自传体记忆提取任务本身都是需要认知资源的参与,因此在提取依恋自传体记忆时焦虑者诱发的晚期 LPP 波幅显著更高。

相反,依恋回避型个体倾向于抑制可能激活依恋系统的线索,在本实验研究中表现为回避型提取的中性记忆、中等情绪强度记忆数量比安全型显著更多,说明了回避者倾向于提取较少的情绪性记忆、情绪唤醒程度较低。此外,脑电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现象,回避型的 EPN 波幅显著低于安全型和焦虑型,回避型提取中性和积极记忆的 EPN 波幅显著低于安全型,对于任何可能激活依恋系统的刺激,回避者都表现为回避抑制的特征。在晚期时间窗上,回避型在额中区和顶区的 LPP 波幅显著低于安全型、焦虑型,回避型提取积极记忆的顶区、额中区 LPP 波幅显著低于安全型。在自传体记忆提取上,无论是早期还是晚期阶段,回避者始终对依恋记忆保持着防御性排斥,而且对情绪性记忆的神经活动上也符合低激活、低唤醒的特点,这是由于回避者对依恋对象和依恋关系抱有相对较低的期望和消极的认知,从而形成了一种积极自我、消极他人的模式来进行社会信息的加工,因而对依恋记忆尤其是情绪记忆的注意抑制能够防止依恋系统的激活。

在依恋威胁情境中高依恋回避者能够采取抑制的方式有效调节情绪,避免自身受到消极情绪的困扰,而依恋焦虑者对于依恋威胁信息所表现出的高度警觉和过度情绪化证实了高依恋焦虑者情绪调节能力较差、反刍倾向较为明显,更容易卷入到负性依恋记忆中去。从以上各大主题的综合分析中可知,这两种模式都不利于个体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可以说,个体较为稳定的依恋风格与暂时性的依恋情境共同影响了个体在自传体记忆提取上的认知和行为表现。依恋风格、自传体记忆与情境密切相关,而在现实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事例。

从电视剧《以家人之名》谈依恋风格与亲密关系选择

剧中重组家庭的三位主人公凌霄、李尖尖、贺子秋的童年经历和长大后遇到的一系列问题,都不禁令人落泪心疼。剧中涉及到的亲密关系有多种,这里主要指代侠义上的亲密关系。广义的亲密关系用“close relationship”一词表示,强调双方在一段关系中的依赖程度的高低,这类关系又很多种表现形式,如情侣间的浪漫关系、夫妻间的婚姻关系、亲密的友谊等。狭义上的亲密关系是指伴侣之间的关系,可用“intimate relationship”一词来代表浪漫关系和夫妻关系,这种关系通常出现在两位异性之间,与其他人际关系有着较大区别,这是亲密关系的众多特点之一。

Robert Sternberg 的爱情三元论以简洁生动的方式分析了爱情的组成部分。爱情被划分为七种类型:愚昧式爱情、喜欢式爱情、浪漫式爱情、友谊式爱情、空洞式爱情、迷恋式爱情、以及完美的爱情。组成这个模型最重要的三个部分为:亲密、激情和承诺。亲密的含义即与伴侣相亲近并有一体感;激情的含义即是生理上向伴侣的需求,从中性吸引力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承诺包括短期承诺和长期承诺,短期承诺是指对于伴侣是否还爱着你进行判断,而所谓长期承诺,即伴侣愿和你长相厮守以及伴侣对你长期保持的爱。这三种成分在不同程度上的结合行成了不同形式的爱,如图所示:

女性保健品:亲爱的,你是哪种依恋风格?

《以家人之名》中李尖尖的爸爸李海潮收养了凌霄和贺子秋,三个小孩一起长大成人,像亲兄妹一样互相照顾。凌霄在童年和成人一起照顾生病母亲期间,听惯了责备、谩骂和训斥,他已经对人际关系产生冷漠和疏离感,以至于只想躲起来回避社交,而贺子秋则以"讨好"的方式对待自己想要守护的亲密关系。他跟着单亲妈妈贺梅长大,在外婆家也很勤奋,来到李海潮家里之后也非常懂事,会帮着李爸打杂,会在晚上躲在洗手间洗衣服,这么努力又小心翼翼的生活,邻居们还会以逗他玩的态度说他会被抛弃。

随着剧情的推进,他们三人之间单纯的亲密慢慢变化了,大哥凌霄和小哥贺子秋纷纷向自己的青梅竹马妹妹李尖尖表白。随着恋爱关系的确立,凌霄和李尖尖之间的矛盾冲突也时刻牵动着观众的心,看剧时的我也不时想要指责凌霄在恋爱中的控制欲过强、过分不安等行为。凌霄和李尖尖在恋爱过程中的矛盾冲突,也是幼儿时期的经历对于成人依恋关系影响的一种表现。李尖尖是典型的安全型依恋者,她的父亲对她十分关爱,而且生活在这个重组家庭当中,氛围和谐快乐。而凌霄和贺子秋其实都处于高焦虑状态。凌霄担心李尖尖不关注自己,贺子秋担心家人和尖尖会因自己不好而离开。

依恋理论让我们能够看到童年经历对个人成长发展的影响是如此明显,尤其是对感情的“思维模式”以及情绪管理能力的影响。感情的“思维模式”是在童年时期最初习得的、潜意识里对人与感情关系的一些假设。也许可能从未想到去将这些假设表达出来,但这些假设却能够在人们成年之后,长期潜移默化影响着人们的思维、行为以及想法。因此,幼年时期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陪伴都是非常重要的。不过整体来看,《以爱之名》还算是一部喜剧,而现实生活以及各类文学作品中,不乏一些悲剧,比如《我本芬芳》中主人公的结局。

从小说《我本芬芳》谈依恋风格与亲密关系悲剧

《我本芬芳》出版于 2022 年,是八旬老人杨本芬的第三部著作,引发了社会对日常生活中婚姻与家庭的关注,被称为“从 80 岁开始的女性主义”。该作评论众多,或关注作品的日常生活书写,或着眼于空间书写,或侧重于传统女性的苦难,还有的着重于对主人公惠才和吕的价值评价,但忽略了小说或明或暗的童年和家庭叙事,以及主人公吕种种难以理解的行为背后蕴藏的心理问题。童年经历、家庭环境与主人公的行为、话语共同建构出了主人公的依恋类型。惠才和吕的依恋类型在众多文学作品中都极具代表性,有研究者研究了该文本,从依恋理论出发,分析了两位主人公依恋类型的成因、表现及其转变,这让文本背后具有的普遍性意义的启示价值被揭示了出来。

前文的已有解释可以说明,安全型依恋者信任恋人,能看到恋爱中的积极面,分离焦虑极低,安全感很强,能够轻松自如地与他人建立亲密联系,在感情上容易接近他人。而回避型依恋者因为在在恋爱关系中,通常十分缺乏安全感,难以建立亲密关系,存在自卑自负、极度好面子、独立自主、情绪变化快、内心矛盾、喜欢冷暴力、敏感细腻等表现。焦虑型依恋者在恋情中,则对自己的伴侣和亲密关系的朋友缺乏足够的信任,他们渴望与依恋对象的情感、身体的连接,但是又极度焦虑和猜忌,极度贪恋情绪价值,常常错误地认识良好的恋情关系。同时,不愿意结束恋情,即便委屈自己,也要挽留依恋对象。

由于童年和家庭经历的复杂性,依恋类型之间并无明确界限,存在“混乱型依恋”,即同时具备回避型和焦虑型两种依恋类型的特点。同时,受生活环境、社会交际、恋爱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依恋类型并非不可改变。一个安全型依恋者,如果处于不安全基地中,长期受到恋人的回避和不理解、不信任,其依恋类型也会产生偏差,产生不安全型依恋类型的表现。《我本芬芳》中的惠才就是一个典型的依恋类型偏移者,在与吕闪婚后,惠才在与吕的爱憎中,安全型依恋发生偏移,表现出部分焦虑型依恋的特征。惠才从青春洋溢的少女到被迫成为坚强的妻子,从安全型依恋偏向焦虑型依恋,大部分原因在于恋人吕的回避型依恋人格。

与吕不同,惠才尽管在成长中经历了家庭巨变(爸爸饿死、妈妈带着弟弟逃跑、哥哥被打成黑帮分子),但她从小生活在家人的关爱之下, 安全的成长环境铸就了她安全型依恋人格。惠才结扎后,母亲关心惠才,照顾惠才心切,“几天后便从老家赶来了”;吕和惠才母亲吵架后,母亲怕夫妻俩生出嫌隙,善解人意,主动离开;惠才哥哥怕惠才受苦,来信“我看你还是带着孩子回来吧,哥哥和弟弟再苦也要养活你们”。惠才全家都对惠才关爱有加,不舍得惠才受委屈,这侧面展现了惠才的成长环境—如果不是美满的童年经历和家庭氛围,惠才和母亲、兄弟之间是难有如此情感的。惠才婚前以及婚后初期对待吕的自信、积极、善于沟通也都来源于此。

惠才结婚后对吕的渴望和依赖贯穿始终,她渴望吕的陪伴、吕的温柔,然而现实却一次次让惠才失望。结婚初期,惠才搬到乡下住,希望吕经常回来,然而吕借口医院事务,只是每周末回来一次;屋里着火后,惠才深感自责,“她渴望有个温暖的家,有个善解人意的丈夫”,“可是偏偏遇到一个如此冷漠的人”。惠才首次怀孕后,让吕倒洗澡水,吕却因为“不要娇生惯养” 拒绝了惠才,惠才指责吕“想不到你会对我不好”;惠才刚生下毛毛,夜间毛毛啼哭,吕却呼呼大睡,事不关己,惠才指责吕“关键时刻你总是袖手旁观”;惠才让吕带下孩子,自己去晾衣服时,吕不管不顾地往外走,惠才指责吕“你一点家务都不想分担。”像这样婚后产生的诸多矛盾,多是惠才指责吕,吕一言不发逃走结束。

尽管惠才婚后受尽委屈,也只是生出轻生的念头而非离婚。一方面,这是惠才身上传统女性光环的桎梏,另一方面,也与惠才身上的焦虑型依恋者特质有关,不愿意分手,挽留对象。而吕呢,他在小说中,表现出极其典型又固执的回避型依恋人格特征。他是导致惠才从安全型依恋偏向焦虑型依恋的罪魁祸首,但其自身也深受其苦,难以自拔。

吕童年的遗弃遭遇,奠定了吕的性格缺陷,形成了恐惧亲密关系的回避型依恋人格。他具有天生的表达缺陷,并非不能沟通,而是不敢沟通,无法进行情感反馈。 “每次争吵都吵不出个名堂。吕不作声,只恨不得脚底板抹油,逃之夭夭”,“吕从不会劝慰人,就算惠才哭死,他也不会说一句话。”面对争吵,吕的第一反应是离开,而不是沟通,这种离开出于自卫,是情感的厚障壁。吕对惠才冷淡,对外人却格外热情。“外面形形色色的人,吕都会尽量去帮助、庇护,唯独对身边的妻子不闻不问。”有一次惠才终于受不了,决定离开他,带着孩子回娘家。吕怕了,但即使面临妻离子散的局面,他依然没办法突破自己的防御机制,不能亲自开口挽留妻子,只好找来邻居劝和。自己的妻子自己都不能亲口挽留,要借他人之口,回避型依恋者的情感通道,的的确确被堵死了。

因为内心深层的自卑种子,吕不但怕给别人添麻烦,也怕别人给自己添堵,他们从小独立生存。吕这一套靠自己的生存逻辑,被强行灌输到惠才身上。惠才让他帮忙抬一下洗脚盆、把水倒掉、陪床……这些小事通通被他驳回,还训斥惠才:“自己的事自己处理,不要搞得娇生惯养。”惠才在结婚后就从安全型人格转为焦虑型人格,这的的确确是吕的“功劳”。而在发生冲突时,回避型依恋者一般沉默不语,暗自记仇,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出来,清算旧账。吕怀疑惠才偷卖了白鸡补贴家用,怪罪家里闹贼是惠才不小心,责怪惠才弟弟探亲只提了一只鸡……这些吕的真实想法都是吵架翻出来的旧账。像这样的让许多读者感到愤愤不平的事情,正是回避型依恋者的典型行为特征导致的。

吕的回避型依恋是曾被惠才的安全型依恋轻度治愈过的。吕的眼睛看不见后,惠才不离不弃地照顾,对他有所疗愈。妻子的照顾关心,对吕来说无疑是一种重新建立安全依恋的过程,是一种安全基地,他觉得惠才可以依赖。但回避型依恋极难改变,只能好转。回避型依恋者内心渴望的是无条件的爱,但爱不可能无条件,惠才的爱是伴随着需求和期待的。所以在小说的结尾,面对惠才下辈子还在一起的询问,吕一字一句地回答:“不愿意。”“她有她的伤痛,他有他的伤痛。”尽管惠才曾为吕提供了安全基地,但吕的回避型依恋极其固执,难以改变,吕要对两人的悲剧负主要责任。

像这样能够运用依恋理论来阐释人物角色的童年经历、家庭环境与恋爱行为的关系的文学作品,还有《呼啸山庄》、《金锁记》、《雷雨》等。这警示我们,恋爱时要注意考察恋人的童年经历、家庭环境和依恋类型,尽量选择安全型依恋者建立恋爱关系,这样恋爱关系的稳定性就会大幅提升。如果真的爱上了焦虑型和回避型依恋的恋人,而又确定难以改变,要及时抽身止损,防止未来的婚姻走向破灭或两相伤痛,重蹈惠才和吕的覆辙。

以“回避型依恋者”为例浅谈如何与非安全型依恋者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

虽然说回避型依恋者和焦虑型依恋者都是非安全型的,但现实生活中却不乏见到各种不同的亲密关系。如果你真的爱上了一个非安全型依恋者,如何与他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是可以学习的。依恋类型形成后,并非不可改变。正像安全型依恋者能够发生偏移,非安全型依恋者也是能够改善的。关系理论学家强调,如果要改善不安全的依恋类型,首先要为其提供安全基地,对其支持、鼓励、共鸣和引导,这样才能改变其元认知,使其追求新的关系和改变生活方式。

回避型依恋者的人格特征是:不信任、怕亲近、高自尊,最大的特点是行为退缩,心理自卑。他们的行为退缩性与分裂型人格障碍的行为退缩性不同:前者并不安于或欣赏自己的孤独,不与人来往并非出于自己的心愿,他们行为的退缩源于心理的自卑。与人来往,又怕被拒绝、嫌弃;想得到别人的关心与体贴,又因害羞而不敢亲近。与那些“渴望一种有意义的孤独与暂时的回避人世”的隐居者不同,他们并不敢深入到自己心灵的内部去,他们的回避带有强迫性、盲目性和非理智性等特点。而他们的自卑感往往起源于幼年时期,自我认识不足,过分估计自己,过分看中他人的评价;消极的自我暗示加重心理负担,降低自信心等。此外,生理缺陷、性别、出身、经济条件、政治地位、工作单位等等都有可能是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这种自卑感如果一直得不到妥善消除,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人格的一部分,造成行为的退缩和遇事回避的态度,形成回避型人格障碍。具体来说:

(1)这类人看似对谁都好,和谁都容易相处,但任何人都很难与之建立更深入、更亲密的关系,因为他们极少谈论自己,也几乎不会向别 人袒露自己内心的情感。他们不是不需要被爱,相反他们内心非常渴望被关心和疼爱。但由于自我界线的过于僵硬,他们的内心很少敞开。他们不想暴露自己的焦虑与痛苦;即使面对喜欢的人,也不敢流露真实的情感;他们时常感到孤独,但又害怕自己被伤害。

(2)他们被批评指责后,常常感到自尊心受到了伤害而陷于痛苦,且很难从中解脱出来。而且害怕参加社交活动,担心自己的言行不当而被人讥笑讽刺,因此,即使参加集体活动,也多是躲在一旁沉默寡言。在处理某个一般性问题时,他们往往也表现得瞻前顾后,左思右想,常常是等到下定决心,却又错过了解决问题的时机。

(3)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多安分守己,从不做那些冒险的事情,除了每日按部就班地工作、生活和学习外,很少去参加社交活动,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精力不足。这些人在单位一般都被领导视为积极肯干、工作认真的好职员,因此,经常得到领导和同事的称赞,可是当领导委以重任时,他们却都想方设法推辞,从不接受过多的社会工作。

(4)有研究发现,回避型依恋者内心对伴侣的忠诚非常看重,对伴侣的背叛行为无法接受,会有激烈的情绪反应。如果伴侣有撒谎、欺骗和抛弃的行为,他们会觉得自尊心很受打击,觉得又回到了曾经噩梦般的被忽视的时候,觉得自己努力蜕变都是白费力气,世界观的重塑根本没有必要,因为对方这种行为就代表着不在乎自己。

美国《精神障碍的诊断与统计手册》(DSM- W)中对回避型人格的特征定义为:

女性保健品:亲爱的,你是哪种依恋风格?

假如你面对的是这样的伴侣,也不要感到惊慌失望。虽然与这样的人相处容易感到若即若离,你甚至会感觉到痛苦抓狂,但那也是他们为了保护自己的一种防御模式。回避型依恋者其实不是希望有多么大的个人空间,而是希望个人空间的存在能让他们在关系里感到更舒适、更惬意。刻意且用力地维护亲密关系,会让他们感到特别累,想要结束这样的关系。所以在他对亲密行为表现出抗拒和排斥时,别强迫他与你靠近。回避型依恋者会给你很多关于“他不自信”的测试,要学会帮他建立自信。比如他在纠结是否要参加一项比赛的时候,你要分辨出他是不是因为不够自信才犹豫的。如果是的话,认真倾听他,并给予自己的想法,帮他削弱不自信感。此外,也要帮他做好“即使失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心理建设,或者采用“即使失败,你也会准备一个勇气奖品奖励他”的方式。

而与回避型依恋者相处最重要的是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基地,给予爱和安全感。如果你想和他更亲密,非常好的办法就是培养他对你的依赖程度,牢牢抓住他们的核心需求。用"非强势"的姿态,带领他们的意识,让他们在你身上找到足够的安全感。因为他们需要比别人更多的安全感,需要伴侣把关心的情绪全方位表露出来,除了在行为上表现出关心,在言辞、语气以及表情上都要尽可能地表现出来,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正被珍惜着。在给予他足够的爱和安全感后,你会感受到他对亲密行为的态度发生变化,此时,你要鼓励他们敞开心扉,引导他们回忆早期经历,并重新审视这些经历的原因。比如:"父母对我冷漠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怎样正确地表达爱,并不是因为我不好。"这个过程需要足够的耐心和时间,如果他对此产生抗拒,陪伴和引导他们的同时,也需给予他们一定的独立空间。

虽然回避型依恋者总是回避问题,拒绝和伴侣沟通,这也是令很多回避型依恋者伴侣最难以忍受的。但可能你与他交往久了,便能够摸透他行为和情感反应的规律,你能判断出他什么时候会躲着你;而为了维系关系,你也习惯了给他空间,不与他靠近。但是,在维护他们心理边界的同时,也不要忘记表达自己的需求。如果对方伤害了你,你总是憋着不开口,永远一句"没事"挂在嘴边,既不说出自己的感受,也不说出自己的需求,这也是不对的。如果情感需求和真实表达总是相反,自然就难以形成依恋。所以在遇到问题时,要主动与回避型依恋者沟通,而不是用过去的经验去应对他所有的回避和冷漠。爱情是双向的奔赴,你与他的沟通,就是你们建立联结的过程,也是他愿意奔向你,和你形成并建立深入亲密关系的条件。

亲爱的,依恋是一门必修课

寻求和建立亲密关系的强烈欲望在人们心中的至高地位亘古不变,在寻求和建立的这个过程满足了我们基本的归属需要。

己有的依恋理论和许多相关研究都表明,在成人的亲密关系中,个体的依恋类型有情绪调节、调整认知加工的功能。面对能够调动依恋者情绪的情感相关刺激或威胁到个体的压力事件,不同依恋类型个体会使用不同的依恋策略来起到自我防御的作用。这些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个体的认知方式,调节了个体的情绪,起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在这样的保护作用下,虽有《以家人之名》的爱情喜剧,但也不乏《我本芬芳》这样众多的婚姻悲剧。不同依恋风格对亲密关系的影响作用可见一斑。在我们漫漫一生的岁月长河里,能够遇到一个好的爱人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而前提是,我们自身就是一个很好的爱人,能够了解真实的自己,用足够的爱先疗愈自己,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爱另一半;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经营我们的各项人际关系。

爱自己,首先要学会坦诚地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依恋风格,尝试做出改变,从转变依恋策略开始,试着改变自己的认知方式。最后以常规视角来看,在非专业术语表达中的非安全型依恋风格者具体的特征和有能力做出的改变:

本文最开始就提到过,四种成人依恋风格是以两个维度的变化区分出来的。一个维度是“回避”,一个维度是“焦虑”。高回避者与人亲密时容易感到不安,低回避者与人亲密时感觉轻松。高焦虑者害怕亲密之人不关注自己,或因为自己不够好而离开;低焦虑者则不会有此担心。其中将回避型细化为了恐惧-回避型和不屑-回避型(或忽视-回避型),前者是害怕拒绝,后者是维护独立。

(1)焦虑-痴迷型与家长教育过程中无法持续的关注度和回应度有关,他们对待矛盾容易愤怒。焦虑型依恋的成人在与人交往相处的时候,会缺乏信任感,表现出较强的占有欲和嫉妒心。他们可能会经常反复地与同一个人出现情感破裂的状况——不断分离又复合。交流过程中出现矛盾、冲突时,焦虑型依恋的成人会变得更容易情绪激动或者愤怒。

这种依恋类型的人在童年时期,他们的父母亲可能有时出现,有时不出现;有时倾听,有时又忽视他们。因此,他们在亲密关系中可能会高度寻求肯定和支持,并且对拒绝和轻蔑高度敏感,对他人缺乏信任,并且对“被拒绝”有一种超乎常人的恐惧心理,难以进入一段亲密关系。当他们觉察到有可能被拒绝的迹象时,他们会做出反击,以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在感情关系中,他们很可能会错误理解恋人间的某些细小行为,并过度反应。

焦虑型依恋人群,最重要的就是做真实的自己,尽量避免和回避型依恋的人进行深度的情感交流。忽冷忽热、不太照顾对方感情需求的恋人对焦虑型人群不是很友好。焦虑型依恋者需要转换自己的思维方式,积极进行情感交流,要自信自己可以吸引到很多合适的人,多尝试和安全型依恋的人待在一起,用爱和温暖满足自身的安全感,勇敢表达自己的需求。

(2)回避型依恋者,要么冷漠,要么讨好。回避型依恋的形成原因很可能是因为童年时期需求经常不被满足或者被刻意忽视。不屑﹣回避型的人在亲密关系中的特点是通常不愿意给出承诺,在他们的生命中,通常有比恋情更优先、更重要的事情,比如面对工作、爱好等,伴侣或许是无足轻重的。也因此,他们可能会有很多"熟人",但却没有真正的亲密关系。而恐惧一回避型的人童年时期他们可能没有获得足够的爱、关注和支持,但这并没有减少他们对爱的需求和渴望,反而使得他们通常轻视自己,仰慕他人。他们需要一个人的高度关注、爱护。这种类型的形成原因主要是与一些负面的生活经历相关,如悲痛往事,被抛弃、虐待等。因此,他们难以信任依赖他人。

回避型依恋者通常不愿意直面问题,他们要么用冷漠来避免社交,要么用讨好来回避可能存在的人际冲突,如前文提到的《以爱之名》中的凌霄。他们容易错把"自我依靠"当作独立,拒绝他人的亲近,拒绝分享心事,对恋人带有某种偏见。因此,他们需要积极主动地去觉察自我,努力改变固有的"偏见"意识,降低对私人空间的要求,不要紧锁自己的心门。可以多尝试和其他类型依恋的人相处,学会认识自己,探索自己。

我们不需要刻意去改变自己的依恋类型,在慢慢成长的过程中,依恋类型会随着自己的自省、需要和环境等因素而发生变化。大多数人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四种依恋类型,认清自己属于哪一种依恋类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与亲密的人之间的关系,让感情坚固长久。只要双方互相支持,积极去面对问题,都能成功地找到亲密爱人。

女性保健品:亲爱的,你是哪种依恋风格?

(全文29679字,感谢阅读,祝你找到自己,找到一个亲密爱人。)

女性保健 情趣用品 男用器具

咨询客服,添加QQ/微信:2824130490  备注:咨询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82413049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kangze.cn/15549.html